唐 契此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唐 义存
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 万像森罗影现中,一性圆光非内外。
唐 傅翕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雕。
能知此心无隔碍,生死虚妄不能羁。 而此一心皆悉具,八万四千诸律仪。
凡地修圣道,果地习凡因。 恒行无所践,常度无度人。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 行住镇相随,坐卧同居止。 分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 欲知佛何在,只这语声是。
寂是法王根,动是法王苗。 涅盘既不远,常住亦非遥。 回心名净土,烦恼应时消。 欲过三涂海,勤修六度桥。 定当成正觉,喻若待来潮。
伏藏不离体,珠在内身中。 但向心边会,莫远外于空。
万类同真性,千般体一如。 若人解此法,何用苦寻渠。 四生同一体,六趣会归馀。 无明即是佛,烦恼不须除。
遍参四大海,观寻五阴山。 如来行道处,灵智甚清閒。 宝殿明珠曜,花座美玉鲜。 心王明教法,敷扬般若莲。 净土菩提子,盖得天中天。
观此色身中,心王般若空。 圣智安居处,凡夫路不同。 出入无门户,观寻不见踪。 大体宽无际,小心尘不容。 欲得登彼岸,高张智慧篷。
清净明珠戒,庄严佛道场。 身作如来相,心为般若王。 愿早登莲座,口放大圆光。 广照无边界,为佛作桥梁。 开大毗尼藏,名传戒定香。
观达无生智,空中谁往来? 永超三界狱,不染四魔胎。 游戏莲华上,安居法性台。 天上悉瞻仰,冥空赞善哉! 有缘逢广化,般若妙门开。
唐 宋人著作中所载唐五代神仙鬼怪诗
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
梁城遇导师,参禅了心地。 飘零二浙游,更尽佳山水。
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 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
报汝李知遥,成功果自招。 引君生净土,将尔上金桥。
一念净心是菩提,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究尽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面上无瞋供养具,口里无瞋吐妙香。 心里无瞋是珍宝,无染无垢是真常。
唐 慧集法师
普光初学道,无边世界动。 回天复转地,并入一毛孔。
唐 文偃
万像森罗极细微,素话当人却道非。 相逢相见呵呵笑,顾伫停机复是谁。
话尽途中事,言多何省机。 贵人言是妙,上士见知亏。
大道何曾讨,无端入荒草。 卷来复卷去,不觉虚生老。
丧时光,藤林荒。 图人意,滞肌尪。
咄咄咄,力韦希。 禅子讶,中眉垂。
不露锋骨句,未语先分付。 进步口喃喃,知君大罔措。
云门顾鉴笑嘻嘻,拟议遭渠顾鉴咦。 任是张良多智巧,到头于是也难施。
云门耸剔白云低,水急游鱼不敢栖。 入户已知来见解,何劳更举轹中泥。
药病相治学路医,扶篱摸壁小儿戏。 幽谷不语谁人测,管解师承孰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