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山川迥别。 赤城自古雄东越。 钟英储秀簪绅列。 何事黄扉,殊未相黄发。 如今衮职那容缺。 人心恰与天时合。 看看字号彤庭发。 初破天荒,留与后来说。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
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 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 天欲晓,至怀州。 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 人问何以知之。 行成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 ”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