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箇半箇


   谓为数甚少。 宋 陈亮 《水调歌头》词:“ 尧 之都, 舜 之壤, 禹 之封;於中应有,一箇半箇耻臣戎。” 明 袁宏道 《西湖杂记》:“吾辈麄根浮器,不曾见得一箇半箇智识,可轻易谈佛法哉?”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为数甚少。 宋 陈亮 《水调歌头》词:“ 尧 之都, 舜 之壤, 禹 之封;於中应有,一箇半箇耻臣戎。” 明 袁宏道 《西湖杂记》:“吾辈麄根浮器,不曾见得一箇半箇智识,可轻易谈佛法哉?”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引申为量词。➊用于计算长条形的东西,相当于“枚”。《禮記•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少牢則以羊左肩七箇,犆豕則以豕左肩五箇。”➋泛用以计物数,相当于“個”。唐杜甫《絶句四首》之三:“兩箇黄鵰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指示代词。➊表示指示,相当于“这”、“那”。《廣韻•箇韻》:“箇,凡也。”➋表示泛指,相当于“什么”。宋朱淑貞《夏枕自詠》:“起來無箇事,纖手弄清泉。” 助词。➊用在谓词后面,相当于“地”。唐韓愈《盆池五首》之一:“老翁真箇似童兒,汲水埋盆作小池。”➋用在量词“些(儿)”后面,相当于“的"。五代李煜《一斛珠》:“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箇。”➌加在时间词后。宋蘇軾《蝶戀花》:“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緒厭厭,渾似年時箇。”➍与动词或短语结合构成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元關漢卿《寶娥寃》第四折:“當日問官要打俺婆婆,我怕她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喒認做藥死公公,委實是屈招箇。” 姓。《萬姓統譜•箇韻》:“箇氏,見《姓苑》。”

二分之一:~圆。~百(五十,多指岁数)。 不完全的:多~。~岛。~透明。~脱产。 在中间:~空。~路上。~夜。 喻很少:一星~点。

引申为量词。➊用于计算长条形的东西,相当于“枚”。《禮記•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少牢則以羊左肩七箇,犆豕則以豕左肩五箇。”➋泛用以计物数,相当于“個”。唐杜甫《絶句四首》之三:“兩箇黄鵰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指示代词。➊表示指示,相当于“这”、“那”。《廣韻•箇韻》:“箇,凡也。”➋表示泛指,相当于“什么”。宋朱淑貞《夏枕自詠》:“起來無箇事,纖手弄清泉。” 助词。➊用在谓词后面,相当于“地”。唐韓愈《盆池五首》之一:“老翁真箇似童兒,汲水埋盆作小池。”➋用在量词“些(儿)”后面,相当于“的"。五代李煜《一斛珠》:“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箇。”➌加在时间词后。宋蘇軾《蝶戀花》:“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緒厭厭,渾似年時箇。”➍与动词或短语结合构成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元關漢卿《寶娥寃》第四折:“當日問官要打俺婆婆,我怕她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喒認做藥死公公,委實是屈招箇。” 姓。《萬姓統譜•箇韻》:“箇氏,見《姓苑》。”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一』

《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𠀤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𠛬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 《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 《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 《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愈詩》一一欲誰憐。 《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𨻰蕃傳》尺一選舉。 《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 《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又《韻補》叶於利切,音懿。 《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叶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箇』

《廣韻》古賀切《集韻》《韻會》居賀切。 《正韻》古荷切,𠀤音吤。數也。  又《揚子·方言》箇,枚也。 《郭註》爲枚數也。 《荀子·議兵篇》負矢五十箇。 《集韻》亦作个、介。俗作個。

『半』

《唐韻》《集韻》《韻會》𠀤博漫切,般去聲。 《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 《易·繫辭》思過半矣。 《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 《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普半切,音泮。大片也。 《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 《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  又《韻補》叶𤰞眠切,音鞭。 《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箇』

《廣韻》古賀切《集韻》《韻會》居賀切。 《正韻》古荷切,𠀤音吤。數也。  又《揚子·方言》箇,枚也。 《郭註》爲枚數也。 《荀子·議兵篇》負矢五十箇。 《集韻》亦作个、介。俗作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