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错动作


   举错:措施。指举止行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ǔ cuò dòng zuò
成语简拼 jcdz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举错:措施。指举止行动。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书?匡衡传》:“举错动作,物遵其仪。故形为仁义,动为法则。”


成语典故

《汉书?匡衡传》:“举错动作,物遵其仪。故形为仁义,动为法则。”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发起,兴办:~义。~办。创~。 提出:~要。~例。 推选,推荐:推~。荐~。 全:~国。~世。~家。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攻克:“一战而~鄢、郢”。

不正确,与实际不符:差~。过~。~讹。~谬。~觉。~怪。不~。~爱。将~就~。 交叉着:交~。~乱。~杂。~综(纵横交叉)。~动。~落(交错纷杂)。盘根~节。 叉开:~开。~车。~过机会。 用来打磨玉石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 打磨玉石:攻~。 镀金、银,涂饰:~金。~银。~彩镂金。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使开始发生:发~。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非静止的:~画。 可变的:~产。 行为:举~。~作。 常常:~辄得咎。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 从事,做工:工~。~息。~业。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创造:创~。写~。~曲。~者。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 同“做”。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作』

《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𠀤臧入聲。興起也。 《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 《書·堯典》平秩東作。  又振也。 《書·康誥》作新民。  又造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 《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又爲也。 《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  又始也。 《詩·魯頌》思馬斯作。  又坐作。 《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  又將作,秦官名。 《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  又作猶斮也。 《禮·內則》魚曰作之。 《註》謂削其鱗。  又汨作,逸書篇名。  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  又與詛同。怨謗也。 《詩·大雅》侯作侯祝。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賀切,音佐。 《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 《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  又《韻補》叶總古切,音阻。 《韓愈·處州孔子廟𥓓》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又叶子悉切,音卽。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𨻰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 《集韻》作古作𢓓。註詳人部五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