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国境;禁:禁止,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
《礼记·曲礼上》:“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进入别国的国境,须先了解那一国的法禁,以免触犯。《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竟:境,指国境。国:都城。 偏正 禁,法令,禁律。进入别的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明当地的禁令,以免触犯。语本《礼记·曲让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竟,通“境”)△多用于表示遵章守法。→入门问讳 入境问俗 入乡随俗
进,由外到内:进~。~梦。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疆界,边界:~界。国~。入~。出~。边~。 地方,区域,处所:无人之~。佳~。环~。身临其~。 状况,地步:~况。顺~。逆~。困~。事过~迁。~遇。意~。
受得住,耐久:~受。~得住。~不起。弱不~风。 忍耐,制止:不~笑起来。
不许,制止:~止。~绝。~书。~令。~赌。~欲。~锢。 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犯~。违~品。 拘押:囚~。监~。~闭。 古代称帝王的地方:宫~。~苑。~卫。~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地。~区。 避忌:~忌。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𠀤任入聲。 《說文》內也。 《玉篇》進也。 《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 《檀弓》孟獻子𧝓比御而不入。 《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 《定六年》於越入吳。 《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 《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又《廣韻》納也,得也。 又《增韻》沒也。 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境』《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𠀤音景。 《說文》疆也。一曰竟也,疆土至此而竟也。 《魯語》外臣之言不越境。 《史記·諸侯王表》諸侯比境。 《註》地相接次也。 《前漢·地理志》開地斥境。 通作竟。
『禁』《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䕃切,今去聲。制也,勝也,戒也,謹也,止也。 《易·繫辭》禁民爲非曰義。 又天子所居曰禁。 《蔡邕曰》漢制,天子所居門閤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稱禁中。避元后父名,攺省中。 又承酒尊之器。 《禮·禮器》大夫士棜禁。 《疏》承尊者皆用禁,名之禁者,因爲酒戒也。 又樂名。 《周禮·春官·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註》東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侏離,北方曰禁。亦作僸。 又《說文》吉凶之忌。 又《小爾雅》禁,錄也。 又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吟切,音金。力所勝也,當也,刧持也。 《前漢·咸宣傳》猶弗能禁。 又同紟。紟,帶也。 《荀子·非十二子篇》其纓禁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