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咛。反复叮嘱;再三吩咐。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将你千叮万嘱,你偏放人长号短哭。”
再三嘱咐。表示对托付的事情极其重视。元.杨显之《潇湘雨》四折:“我将你千叮万嘱,你偏放人长号短哭。”《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吴氏〕打发他两个且去。‘明后日专等消息,万勿有误!’千叮万嘱了,送出门去。”《儿女英雄传》二回:“当下爷儿娘儿们依依不舍,公子只是垂泪,太太也是千叮万嘱,沾眼抹泪的说个不了。” 并列 再三叮咛、嘱咐。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人家都认为他的担心不无道理,便将‘长春公社’~我们带到北京去,撒遍北京全城的传单,互相收集起来,统统从窗口扔进黑夜之中了。”△用于写人殷勤嘱咐的行为,表示极其重视。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见“秋”字“秋千”。 姓。
再三嘱咐:~嘱。~咛(亦作“丁宁”)。 追问:~问。 蚊虫等用针形口器吸食:被蚊子~了一口。
〔~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托付,告诫:遗~(人死前托付的话)。医~。叮~。~咐。~托。~告。千叮万~。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𠀤音阡。 《說文》十百也。 又《廣韻》漢複姓。 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 《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𤰞體,慕姬旦之懿仁。
『叮』《廣韻》《集韻》《正韻》𠀤當經切,音丁。 《玉篇》叮嚀,囑付也。 又通作丁寧。 《後漢·郞覬傳》丁寧再三,留神於此。
『万』《廣韻》《集韻》《韻會》𡘋同萬。 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 《唐韻》無販切,音蔓。 《說文》蟲也。 《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又數名。 《易·乾象》萬國咸寧。 《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又舞名。 《詩·邶風》方將萬舞。 《疏》萬者,舞之總名。 《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 《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又州名。 《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又《韻補》入銑韻。 《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 《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嘱』《字彙》同囑。 《廣韻》之欲切《集韻》朱欲切,𠀤音燭。 《玉篇》付囑也。 《廣韻》託也。 《字彙》俗作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