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见“秋”字“秋千”。 姓。
全体中的一份:~分(“分”读轻声)。外~。腹~。局~。全~。~件。~位(位置)。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编辑~。~队(军队)。 具有统属关系:所~五十人。~下。~将。~属。~首。~落(luò)。 安置安排:~署。 量词:一~小说。三~汽车。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子。体~。满~热血。 器物的中空部分:炉~。 乐曲的调子:~调(diào )。唱~。梆子~。 说话的声音、语调:开~。京~。装~作势。拿~拿调。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𠀤音阡。 《說文》十百也。 又《廣韻》漢複姓。 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 《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𤰞體,慕姬旦之懿仁。
『部』《廣韻》《正韻》裴古切《集韻》《韻會》伴姥切,𠀤音蔀。 《集韻》總也,統也。 《前漢·地理志》凡十三部置刺史。 《後漢·宗室傳》柱天都部。 《註》柱天者,若天之柱。都部者,都統其衆也。 又《廣韻》署也,六卿之署曰六部。 又分也。 《荀子·王霸篇》名聲部發於天地之閒。 《註》部,猶分布。言聲稱四溢也。 又《正韻》部曲也。 《前漢·李廣傳》行無部曲。 《註》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廣尚𥳑易,不立部曲也。 又星辰布列亦曰部。 《史記·歷書》分其天部。 《註》分部二十八宿爲距度也。 又五行謂之五部。 《前漢·律歷志》起五部。 《註》五部,謂金木水火土也。 又書分四部。 《正字通》晉李充爲著作郞,刪定典籍,以類相從,分五經爲甲部,史記爲乙部,諸子爲丙部,詩賦爲丁部,甚有條貫,祕閣以爲永制。《唐書·藝文志》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爲次,因充制也。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亦曰應星主兵。 又《字彙補》斗蓋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部長二尺。 又與棓同。大杖也。 《淮南子·說山訓》羿死桃部。 又百部,藥名。蔓生,根多百十相連。一名野天門冬。 又《唐韻》蒲口切《集韻》《韻會》薄口切,𠀤音培,讀與剖近。部婁,小阜也。 《左傳·襄二十四年》部婁無松柏。 又《字彙補》府九切,音否。 《闞駰·十三州志》諺云:仕宦不偶値冀部。
『一』《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𠀤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𠛬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 《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 《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 《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愈詩》一一欲誰憐。 《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𨻰蕃傳》尺一選舉。 《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 《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又《韻補》叶於利切,音懿。 《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叶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腔』《唐韻》苦江切《集韻》《韻會》枯江切,𠀤音啌。 《說文》內空也。 《集韻》骨體曰腔。 又馬膁也。 《齊民要術》相馬法,腸欲充,腔欲小。 又《正字通》俗謂歌曲調曰腔。今俗从音作〈音空〉。 又《集韻》苦貢切,空去聲。羊腊。 《五音集韻》羊肋。 《集韻》或作𤟄。 《六書正譌》俗作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