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刀赴会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ān dāo fù huì
成语注音 ㄉㄢ ㄉㄠ ㄈㄨˋ ㄏㄨㄟˋ
成语简拼 ddfh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單刀赴會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



反义词



成语示例


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成语典故

泛指只身去赴有危险的约会。《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吴八公子见了,放下面皮,气忿忿的,象关云长单刀赴会,一把交椅,朝外而坐。” ●《三国演义》第六六回: “孙权欲向刘备索取荆州。鲁肃献计曰: ‘今屯兵于陆口,使人请关云长赴会。若云长肯来,以善言说之; 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彼不肯来,随即进兵,与决胜负,夺取荆州便了。’ 孙权依计而行。关羽接信,曰: ‘吾若不往,道吾怯矣。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东吴邀请关羽赴宴,关羽明知危险,却毫不畏惧,只带着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赴会。在宴会上应付自如, 最后安然返回。 偏正 只身冒险赴约。原指《三国志》中关羽只带着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张笑天《忘忧草》:“他回敬闻非道:‘刘邦是个胆小鬼,才怕鸿门宴。你是英雄,就得有关云长~的胆略。’”△用于胆识方面。 →单刀直入 大智大勇 ?杜口裹足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 姓。

往,去:~京。~会。~任。~约。~宴。 投入(某种境地),参加(某种行列):~战。~敌(加入对敌作战)。~难(nàn )。~义。 古同“讣”,讣告。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 彼此见面:~面。~见。 付钱:~账。~钞。 理解,领悟,懂:~心,体~。 能,善于:~游泳。~英语。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 恰好,正好:~天大雨。 一小段时间:~会儿。

总计:~计(❶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❷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刀』

《唐韻》《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𠀤到平聲。 《說文》兵也。象形。 《徐曰》象刀背與刃也。 《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也。 《玉篇》所以割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又錢名。 《初學記》黃帝採首山之銅,始鑄爲刀。 《史記·平準書》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註》索隱曰:刀者,錢也。以其形如刀。 《前漢·食貨志》利於刀。 《註》如淳曰:名錢爲刀者,以其利於民也。  又《詩·衞風》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朱註》小船曰刀。 《正韻》小船形如刀。

『赴』

《廣韻》《集韻》《韻會》𠀤芳遇切,音仆。 《爾雅·釋詁》赴,至也。 《疏》趨而至也。 《說文》趨也。 《註》徐鉉曰:《春秋傳》赴告用此字,今俗作訃,非是。 《左傳·隱三年》赴以庚戌。  又《韻補》叶直祜切。 《傅咸·燕賦》逮來春而復旋,意眷眷而懷舊。一委身乃無二,豈攺適而更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