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穀梁传 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使危亡断绝者得以继续保存下去。《穀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亦作“继绝存亡”。《公羊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明.梁辰鱼《浣纱记.允降》:“况我继绝存亡,诸侯尽瞻吴德。”亦作“继绝兴亡”。《晋书.刘琨传》:“如蒙录召,继绝兴亡,则陛下更生之恩,望古无二。” 并列 使亡国复存,绝嗣得续。使快灭亡或已亡者能够继续存在或延续。语本《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朱自清《经典常谈·史记汉书第九》:“他是要明王道,辨人事,分明是非善恶贤不肖,~,补敝起废,作后世君臣龟鉴。”△用于社会兴亡方面。也作“存亡续绝”、“继绝存亡”、“继绝兴亡”。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在。~亡。生~。 保留,留下:保~。留~。~照。~疑。去伪~真。 寄放:寄~。 停聚:~水。 怀有,怀着:~心。不~任何奢望。
逃:逃~。流~。 失去:~佚。~羊补牢。 死:伤~。死~。 灭:灭~。~国奴。救~。兴~。
古同“无”,没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尊切,音蹲。 《爾雅·釋詁》存,在也,察也。 《疏》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存卽在也。 《易·繫辭》成性存存。 《孟子》操則存,舍則亡。 《禮·祭義》致愛則存。 《註》孝子致極愛親之心,則若親之存也。 又《說文》恤問也。 《禮·王制》八十月告存。 《集說》告猶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問存否也。 又《月令》養幼少,存諸孤。 又省也。 《周禮·天官》大喪存奠彝。 《註》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 又叶昨先切,音前。 《楚辭·遠遊》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 又叶匠鄰切,音秦。 《揚雄·解嘲》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 《說文》从子才聲。俗作存。
『亡』《唐韻》《集韻》《韻會》𠀤武方切,音忘。失也。 《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 《註》謂廢時失事也。 《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滅也。 《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 又逃也。 《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 又《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 又與忘同。 《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又《正韻》同無。 《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毛傳》亡謂貧也。 《說文》从入从𠃊。 《徐曰》𠃊音隱,隸作亡。 《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變林爲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