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目
字典
词典
成语
条目
字典
词典
成语


孟诗韩笔


   孟郊的诗,韩愈的文笔。指诗文佳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èng shī hán bǐ
成语注音 ㄇㄥˋ ㄕ ㄏㄢˊ ㄅ一ˇ
成语简拼 mshb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孟詩韓筆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孟郊的诗,韩愈的文笔。指诗文佳作。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赵璘《因话录》第三卷:“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子长五言,时号孟诗韩笔。”


成语典故

并列 孟指孟郊,韩指韩愈。比喻诗文出众。唐·赵璘《因话录》卷3:“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用于评价诗文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孟』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兄。~女(长女)。~孙。 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其它两个月依次为仲、季):~春(农历正月)。 猛然不及思考,冒冒失失:~行。~浪。 勉力:~晋(勉力求进)。 姓。

『诗』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韩』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更切,音夢。 《說文》長也。 《禮緯》嫡長曰伯,庶長曰孟。 《書·康誥》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書傳》天子之子,年十八,稱孟侯。  又女子之兄亦曰孟。  又《玉篇》始也,四時之首月曰孟月。 《前漢·李尋傳》寅孟之月。  又《廣韻》勉也。 《班固·幽通賦》盍孟晉以迨羣,辰倏忽其不再。 《註》孟晉,勉進也。  又大也。 《管子·任法篇》高言孟行,以過其情。  又州名,漢河內郡,卽古孟津,唐置孟州。  又《書·禹貢》被孟豬。 《爾雅》作孟諸。 《周禮》作望諸。 《鄭註》澤藪曰望諸,卽孟豬也。  又姓,魯仲孫氏爲三桓之孟,故曰孟。  又《集韻》母朗切,音莽。無趣舍之謂。  又莫浪切,𥁃去聲。不精要貌。 《莊子·齊物論》孟浪之言。

『笔』

《集韻》與筆同。詳筆字註。 《廣韻》鄙密切《韻會》逼密切《正韻》壁吉切,𠀤音必。 《釋名》筆,述也。述事而書之也。 《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筆。 《註》蜀人呼筆爲不律也。 《說文》楚謂之聿,吳人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 《古今注》古之筆,不論以竹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卽謂之筆。秦吞六國,滅前代之美,故蒙恬得稱於時。蒙恬造筆,卽秦筆耳。以枯木爲管,鹿毛爲柱,羊毛爲被,所謂蒼毫也。彤管赤漆耳,史官記事用之。 《法書攷》虞世南云:筆長不過六寸,眞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 《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 《註》筆,謂書具之屬。  又筆星。 《釋名》筆星,星氣有一枝,未銳似筆也。  又花名。 《楚辭註》辛夷花初發如筆,北人呼爲木筆。  又《集韻》筆別切,音莂。山東謂筆。  又作〈/尹〉。見《漢戚伯樊毅𥓓》。  又《嚴訢𥓓》作〈八/尹〉,見《舉要》。 《集韻》或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