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土木、机械等工程设计时,为了防止因材料的缺点、工作的偏差、外力的突增等因素所引起的后果,工程的受力部分实际上能够担负的力必须大于其容许担负的力,二者之比叫安全系数。 刘宾雁 《一个人和他的影子》:“在焊缝上,他把安全系数往大里打,加大材
进行土木、机械等工程设计时,为了防止因材料的缺点、工作的偏差、外力的突增等因素所引起的后果,工程的受力部分实际上能够担负的力必须大于其容许担负的力,二者之比叫安全系数。 刘宾雁 《一个人和他的影子》:“在焊缝上,他把安全系数往大里打,加大材
【释义】 近来多借以喻指做某事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安全与可靠程度。 【例】 ① 1949年后,人文社科领域,荆棘密布,而以知识分子的积习,又似乎不能不有所排遣,那么研究《红楼梦》相对而言就是一种安全系数最高的学术活动。(随笔2009.6期 黄波《从政治学家到红学家的吴恩裕》) ② 龙江县头站乡开通了专用校车,改善了学生的出行,提高了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系数。(东北网齐齐哈尔2011.3.1) ③ 当然,提升电子支付的安全系数,离不开每个网民对网络交易“社会管理”的参与,更加需要网民安全意识的增强。(通信信息报2011.3.9《网上支付热情不减,代表关注如何提高安全系数》) ④ 百色矿务局是广西重要的褐煤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广西科技含量最高、生产调控能力最强、矿井安全系数最大的煤矿企业。(广西日报2011.3.14) ⑤ 今天是“3·15”维权日,不少市民此前反映,五花八门的诈骗形式,尤其是网上金融诈骗,经常让人陷入“账户危机”。那么该如何识破骗局,远离金融风险呢?在此,银行专家支招,帮助市民提高金融安全系数。(上海金融报2011.3.15) ⑥ 还有个办法,就是把水搅浑,增大自己的安全系数。(新华每日电讯2011.6.10宋庆森《腐败小气候》) ⑦ 胡长清们感到搞贪污腐败安全系数蛮大,压根儿就没有把它当回事,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会大祸临头。(古今《贪官必弱智》) 【辨说】 “安全系数”原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术语,即工程受力部分实际上能承受的力(极限应力)和理论上允许承受的力(许用应力)之比,这两者之比就叫安全系数。安全系数的确定必须考虑负荷、材料的力学性质,以及施工质量和一旦结构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等因素,因此,极限应力必须大于许用应力。但两者之间的系数比应该适当,过小会使零件过早损坏,过大则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并且使零件显得过于笨重。近来多借以泛喻为避免失败而预留充分的余地。 【结构分析】 名词性偏正结构。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 装设:~置。~家立业。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 姓。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完~。智勇双~。求~责备。 整个,遍:~部。~国。~民。~神贯注。~心~意。 都:代表~来了。 使不受损伤:保~。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寒切,案平聲。 《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 《廣韻》徐也,止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 《註》安安,自然性之也。 《益稷》安汝止。 《註》謂止於至善也。 又寧也,定也。 《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 《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又危之對也。 《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又佚樂也。 《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 《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又何也。 《禮·檀弓》吾將安仰。 《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又與焉同。 《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又姓。 《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又安期,安平,俱複姓。 又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又叶烏前切,音煙。 《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又叶於眞切,音因。 《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全』《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𠀤音泉。 《說文》完也。 《玉篇》具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用全。 《註》純用玉也。 又姓。 《韻會》吳有大司馬全琮。 又《韻會》州名。漢零陵郡,晉置全州。
『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計切,音繫。 《說文》繫也。 《博雅》相連繫也。 《前漢·敘傳》系高頊之𤣥胄兮。 《註》應劭曰:連也。 《後漢·張衡傳》系曰。 《註》系,繫也。 《文選註》言繫賦之前意也。 又《張衡·東京賦》雖系以隤牆塡塹。 《註》系,繼也。 又《左思·魏都賦》本前修以作系。 《註》系者,胤也。 又《廣韻》緒也。 《增韻》聯屬也。 又姓。 《廣韻》楚有系益。○按《說文》系自爲部,今倂入。 《集韻》《韻會》𠀤同繫。 《爾雅·釋詁》係,繼也。 《疏》係者,繫屬之繼。 《易·隨卦》係小子,失丈夫。 又《左傳·僖二十五年》秦人過析,隈入而係輿人,以圍商密。昏而傅焉。 《註》係,縛也。 又《襄十八年》獻子以朱絲係玉二瑴。 又與曳同。 《莊子·山木篇》正緳係履而見魏王。 《廣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𠀤音計。 《說文》繫,𦃇也。一曰惡絮。 《玉篇》約束也,留滯也。 《類篇》一曰維也。 又《集韻》牽奚切,音溪。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胡計切,音系。 《易·繫辭疏》繫辭者,聖人繫屬此辭于卦爻之下。 又云:系辭者,取綱系之義也。 《釋文》繫,本系也。 又續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 《註》繫,聯綴也。 《干祿字書》繫通繫。 《集韻》系或作繫。 《類篇》或作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