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蛇出洞


   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ǐn shé chū dòng
成语注音 一ㄣˇ ㄕㄜˊ ㄔㄨ ㄉㄨㄥˋ
成语简拼 ysc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引虵出洞
成语英文 draw snake out of its hole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反义词



成语示例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如果说,父亲与会是中了‘引蛇出洞’之计,那么,储安平6月1日在中央统战部的发言,则被许多人视为‘自投罗网’。”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梁实秋《聋》:“弄蛇者吹起笛子就能引蛇出洞,使之昂首而舞。”


成语典故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如果说,父亲与会是中了‘引蛇出洞’之计,那么,储安平6月1日在中央统战部的发言,则被许多人视为‘自投罗网’。”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退却:~退。~避。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蜕。~行。~蝎。~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添足。

〔委(wěi )~〕见“委2”。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离开:~发。~轨。~嫁。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发生:~事。 显露:~现。~名。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来到:~席。~勤。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显得量多:这米~饭。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窟窿,深穴,孔:~穴。山~。~箫。空~。漏~。~府。~天。 打洞,打成洞(穿透):一狼~其中。 透彻地,清楚地:~悉。~穿。 说数字时用来代替零。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引』

《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𠀤音蚓。 《說文》開弓也。 《徐鉉曰》象引弓之形。 《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  又《廣雅》演也。 《易·繫辭》引而伸之。  又《爾雅·釋詁》長也。 《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 《書·梓材》引養引恬。  又相牽曰引。 《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 《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 《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  又《集韻》導也。 《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 《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  又卻也。 《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 《註》引,卻也。  又相薦達曰引。 《史記·魏其侯傳》兩人相爲引重。 《註》相薦達爲聲勢。 《後漢·張皓王龔傳論》顯登者以貴塗易引。  又服氣法曰道引。 《莊子·刻意篇》道引之士,養形之人。 《史記·留侯世家》道引不食穀。  又治疾法有撟引。 《史記·扁鵲傳》鑱石撟引。 《註》謂爲按摩之法,夭撟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又十丈爲引。 《前漢·律歷志》其法用竹爲引,高一分,廣六分,長十丈。引者,信也。 《註》信讀曰伸,言其長。  又《廣韻》《正韻》羊晉切《集韻》《韻會》羊進切,𠀤蚓去聲。 《集韻》牽牛綍也。 《禮·檀弓》弔於葬者,必執引。 《疏》引,柩車索也。  又《集韻》一曰曲引。 《蔡邕·琴操》有思歸引。  又引古作𢪉。

『蛇』

《唐韻》食遮切,音茶。 《集韻》《韻會》𠀤時遮切,音闍。毒蟲也。 《左傳·莊十四年》內蛇與外蛇鬭。 《疏》蛇,北方水物。 《酉陽雜俎》蛇,有水、草、木、土四種。 《爾雅翼》蛇,草居,常飢,每得食稍飽,輒復蛻殻,冬輒含土入蟄,及春出蟄則吐之。 《埤雅》牛以鼻聽,蛇以眼聽。  又《莊子·達生篇》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 《註》委蛇,泥鰌。  又星名。 《左傳·襄二十八年》蛇乗龍。 《註》蛇,𤣥武之宿,虛、危之星。 《晉書·天文志》騰蛇二十二星,在營室北,天蛇也。  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 《註》卽銜珠之蛇。  又姓。 《通志·氏族略》姚萇,蛇后,南安人。  又有建武將軍蛇元,望出鴈門。  又《廣韻》弋支切,音移。 《詩·召南》委蛇委蛇。 《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 《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 《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  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 《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又徒河切,音駝。 《張衡·西京賦》感河馮,懷湘娥,驚蛧蜽,憚蛟蛇。  又委蛇之蛇,亦叶音駝。 《古音攷》《陸機·答賈謐詩》:我求明德,濟同以和。魯公戾止,兗服委蛇。  又《集韻》陳知切,音馳。地名。《春秋傳》盟于毆蛇,《公羊傳》作毆虵,與曲池同。  又《字彙補》以遮切,音耶。 《集韻》關中謂毒蟲曰蛇。 《韻會》本作它,湯河切。 《說文》它,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託何切。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 《佩觿》蛇字從也,誤。

『出』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𠀤春入聲。 《說文》進也。 《廣韻》見也,遠也。 《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又生也。 《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 《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 《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又《周禮·秋官·大司𡨥》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 《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又《增韻》斥也。 《正韻》亦作黜絀。  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𠀤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又叶尺僞切,吹去聲。 《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又叶敕律切,音黜。 《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又《韻補》叶側劣切,音茁。 《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又叶赤知切,音侈。 《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又叶赤至切,音熾。 《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 《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字彙補》傳奇中一迴爲一齣,俗讀作尺。或云本是齝字,譌作齣也,蓋齝,乃食之已久,復出嚼之。今傳奇進而復出,故有取于齝云。

『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弄切,音恫。 《說文》疾流也。 《班固·西都賦》潰渭洞河。  又深也,朗徹也。 《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又通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又貫也。亦貫徹之意。 《史記·蘇秦傳》遠者括臂洞胸。  又洞洞,質慤貌。 《禮·祭義》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  又洞疑,心不定也。 《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  又幽壑曰洞。  又《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戸。 《註》洞,通也。謂相當也。  又洞庭,湖名。  又山名,在長沙。  又《集韻》徒孔切《正韻》徒總切,𠀤音動。義同。  又《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𠀤音同。洪洞,縣名。  又洚洞,水無涯貌。  又鴻洞,相連貌。 《淮南子·天文訓》天地鴻洞。亦作澒洞。 《枚乗·七發》澒洞兮蒼天。  又《韻補》叶徒當切,音唐。 《道藏歌》開度飛元眞,凝化淪空洞。帝眞始明精,號曰子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