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尽援绝


   弹药用光了;后援也断绝了。形容战事危急;陷于绝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àn jìn yuán jué
成语注音 ㄉㄢˋ ㄐ一ㄣˋ ㄩㄢˊ ㄐㄩㄝˊ
成语正音 “弹”,不能读作“tán”。
成语简拼 djyj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彈儘援絶
成语英文 exhaust one's supplies and ammunition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弹药用光了;后援也断绝了。形容战事危急;陷于绝境。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敌军在我重重包围之下,弹尽援绝,只好缴械投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成语典故

弹:子弹,炮弹。打仗时弹药用尽,后援断绝。形容处境非常危急。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第八章:“转战数月,所向无前,敌人闻而生畏,克强(黄兴)之威名因以大著,后以弹尽援绝而退出。”又有【矢尽援绝】。(矢:箭。)鲁迅《北人与南人》:“从这边说,是矢尽援绝,这才罢战的南方之强。” 并列 作战中枪弹用尽,后援断绝。比喻处境非常困难。孙中山《心理建设》8章:“转战数月,所向无敌,敌人闻而生畏,克强之威名因以大著,后以~而退出。”△多用于处境方面。→矢尽援绝 弹尽粮绝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丸。子~。~雨。枪~。氢~。导~。手榴~。原子~。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右摄丸”。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射。~跳。~拨。~指。~琴。~奏。~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劾。~纠。讥~。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极,最:~底下。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 都,全。

牵引:攀~。~之以手。 帮助,救助:支~。~外。~助。~军。~救。增~。孤立无~。 引用:~用。~引。~据。 执,持:~笔(拿起笔来写,如“~~而书”)。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尽』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𠀤秦上聲。 《說文》器中空也。 《小爾雅》止也。 《玉篇》終也。 《廣韻》竭也。 《集韻》悉也。 《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 《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 《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 《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 《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 《註》適可而止也。  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 《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又姓。見《萬姓統譜》。  又《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𠀤津上聲。 《類篇》極也。 《正韻》盡之也。 《書·康誥》往盡乃心。 《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 《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 《禮·樂記》殷周之𣠋盡矣。  又《韻會》皆也。 《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又《類篇》任也。 《增韻》縱令也。 《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 《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又盡盡,極視盡物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又《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𠀤秦去聲。亦竭也。 《周語》齊國佐其語盡。 《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 《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 《註》盡,猶空也。 《字彙》同盡。

『援』

《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𠀤音袁。 《說文》引也。 《詩·大雅》無然畔援。 《疏》畔是違道,援是引取。 《又》以爾鉤援。 《傳》鉤,鉤梯也。所以鉤引上城者。 《疏》援卽引也。 《禮·儒行》舉賢援能。  又《廣雅》牽也。 《增韻》拔也。 《禮·中庸》在下位不援上。 《註》援謂牽持之也。 《孟子》子欲手援天下乎。  又刃之直而上達曰援。 《周禮·冬官考工記》戈廣二寸,援四之。 《註》援長八寸,直刃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干眷切,音院。救助也,接也。 《魯語》爲四鄰之援,結諸侯之信。 《註》所攀援以爲助也。  又《集韻》于願切,遠去聲。引持也。 《晉語》侏儒不可使援。 《註》侏儒短者,不可使抗援。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玩切,音換。與愌同。怑愌,不順也。一曰拔扈。 《詩·大雅·畔援箋》猶拔扈也。○按與傳疏義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