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目
字典
词典
成语
条目
字典
词典
成语


慷慨仗义


   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āng kǎi zhàng yì
成语注音 ㄎㄤ ㄎㄞˇ ㄓㄤˋ 一ˋ
成语简拼 kkzy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忼慨仗義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黄兄慷慨仗义,弟虽力薄,亦可少助之。(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九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成语典故

不惜一切地主持正义。《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人。”《洪秀全演义》第九回:“黄兄慷慨仗义,弟虽力薄,亦可少助之!”《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五章:“哪有过象这样慷慨仗义?这真正是闻所未闻!” 偏正 不惜一切地主持正义。《儒林外史》32回:“像你做这样~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人。”△褒义。多用于颂扬人物的品格。?奴颜卑膝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慷』

〔~慨〕①情绪激昂,如“~~激昂”;②待人热诚,愿意用财物帮助人,如“为人~~大方”。

『慨』

情绪激昂,愤激:愤~。慷~。 叹息,叹气:~叹。感~。 豪爽,不吝啬:~允。~诺。~然。

『仗』

兵器:仪~。明火执~。 拿着兵器:~剑。 战争:打~。胜~。 凭借,依靠:倚~。仰~。~恃。~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义』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情谊:~气。恩~。~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指认为亲属的:~父。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慷』

《廣韻》《韻會》苦朗切《集韻》口朗切《正韻》口黨切,𠀤與忼同。慷慨,激昂之意。 《後漢·齊武王縯傳》性剛毅慷慨。  又《五音集韻》胡朗切,音沆。  又去聲。 《正韻》口浪切,音亢。義𠀤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丘岡切,音康。 《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 《成公綏·嘯賦》時幽散而將絕,中矯厲而慨慷。徐婉約而優游,紛繁騖而激揚。

『慨』

《集韻》《韻會》𠀤口漑切,音欬。忼慨,壯士不得志也。从心旣聲。 《徐曰》內自高亢憤激也。 《後漢·馮良傳》慨然恥在厮役。  又悲也。 《禮·檀弓》旣葬,慨焉如不及。 《疏》中心悲也。  又《檀弓》練而慨然。 《註》憂悼在心之貌。  又通作愾。 《晉書·陸機傳》登壇忼愾。  又叶去吏切,音器。 《賈誼·旱雲賦》遂積聚而合沓兮,相紛薄而慷慨。若飛翔之縱橫兮,揚波怒而澎濞。

『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亮切,長去聲。劒戟總名。唐制,殿下兵衞曰仗。 《儀衞志》朝會之仗,三衞番上,分爲五仗,皆帶刀捉仗,列於東西廊下。每日以四十六人立內廊閣外,號曰內仗。朝罷放仗,天子出,則有細仗,黃麾仗。  又《淮南子·原道訓》履危行險,無忘𤣥仗。 《註》𤣥仗,道也。  又憑倚也。 《詩·大雅·有馮有翼疏》馮者,可以委仗。  又與杖通。 《前漢·李尋傳》近臣已不足杖矣。 《註》杖通仗。  又《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𠀤長上聲。義同。◎按兵杖、器仗之仗,上、去二聲通用。惟馮仗之仗無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