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究:推求论究。推求根本,论究来源。
《北史·苏绰传》:“欲使察狱之官,精心悉意,推究根源。”
《北史?苏绰传》:“欲使察狱之官,精心悉意,推究根源。”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车。~搡。~拿。~倒。~敲。顺水~舟。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头。~土。 使事情开展:~广。~行(xíng )。~动。~销。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及。~究。~导。~论。~测。~事。 往后挪动(时间上):~延。~移。 辞让,脱卸:~让。~却。~委。~辞。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许。~重(zhòng )。~举。~崇。 让出,献出:~恩。~心置腹。
推求,追查:研~。推~。讲~。追~。深~。有案必~。 极,到底:~竟( ➊ 到底,如“~~想干什么?” ➋ 结果,如“大家都想知道个~~”)。终~。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 彻底:~除。~究。~治。 依据,作为根本:~椐。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河~。泉~。发~。~远流长。~头。 事物的根由:来~。资~。渊~。能~。起~。策~地。 姓。
《唐韻》他回切《集韻》《韻會》《正韻》通回切,𠀤退平聲。 《說文》排也。 《增韻》盪也,擠也。一曰進之也。 《禮·月令》孟春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 《左傳·襄十四年》或輓之,或推之。 《註》前牽爲輓,後送爲推。 又移也。 《詩·大雅》旱旣太甚,則不可推。 《疏》不可令之移去矣。推是遠離之辭。 又讓所有以予人也。 《史記·淮隂侯傳》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後漢·光武紀》推赤心置人腹中。 又卻也,諉也。 又《唐韻》昌錐切《集韻》《韻會》川錐切,𠀤音䜅。順遷也。 《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又《增韻》擇也,獎也,奉也。亦進之也。 《書·周官》推賢讓能,庶官乃和。 《禮·儒行》上弗援,下弗推。 《註》推猶進也。 《疏》不爲民下所薦舉也。 《前漢·韓信傳》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爲吏。 《註》無善行可推舉選擇也。 又尋繹也。 《前漢·劉向傳贊》有意其推本之也。 《註》言其究極根本,深有意也。 一曰窮詰也。 《史記·酷吏傳》天水駱璧推減。 《註》推,直追反,謂推繫之以成獄也。減一作成。
『究』《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又切,音救。極也。 《易·說卦》其究爲健。 又推尋也。 《詩·小雅》是究是圖。 又謀也。 《詩·大雅》惟此四國,爰究爰度。 《註》究度,皆謀也。 《爾雅·釋詁》究,謀也。 又竟也。 《前漢·鼂錯傳》盛德不及究于天下。 《師古註》竟也。 又深也,窮盡也。 《孟子·疏解》究而言之,不敢以當達者。 《爾雅·釋言》究,窮也。 又懷惡不相親比之貌。 《詩·唐風》自我人究究。 《爾雅·釋訓》究究,惡也。 《註》相憎惡也。 又《廣雅》究,窟也。 又《援神契》士之孝曰究。 又《竺芝扶南記》山溪瀨中謂之究。 《水經注》鬰水自九德浦,逕越裳究,九德究,南陵究。 又南蠻別號。 《後漢·南蠻傳》日南徼外蠻𡗝究不事人邑豪,獻生犀白雉。 《註》究不事人,蠻𡗝別號。 又叶音旣。 《宋玉·神女賦》茂矣美矣,諸好備矣。盛矣麗矣,難測究矣。 又叶車御切。 《宋玉·神女賦》禮不遑訖,辭不及究。願假須臾,神女稱遽。迴腸傷氣,顚倒失據。
『根』《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痕切,音跟。 《說文》木株也。 《左傳·隱六年》農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又《廣韻》根,柢也。 《老子·道德經》重爲輕根。 《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 又《博雅》始也。 又天根星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註亢氐之間。 又金根,車名。 《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 又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 《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琅根。 又竹根,杯名。 《晉庾信報惠酒詩》山杯捧竹根。 又雲根,山名。 《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根。 又姓。 《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 又叶經天切,音堅。 《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譁諠。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源』《廣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元。 《說文》水泉本也。 《禮·月令》爲民祈祀山川百源。 《註》衆水始出爲百源。 又水名。 《水經注》沁水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 又姓。 《北魏書·源賀傳》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大武謂之曰:與卿同源,可爲源氏。 《韻會》本作厵,篆省作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