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仆难尽


   同“更仆难数”。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èng pú nán jìn
成语注音 ㄍㄥˋ ㄆㄨˊ ㄋㄢˊ ㄐ一ㄣˋ
成语简拼 gpn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更僕難儘
成语英文 too many to enumerate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同“更仆难数”。



成语示例


周作人《女人的禁忌》:“若要列举,固是更仆难尽。”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上篇:“如奈端因苹实坠地而悟吸力之理;瓦特因沸水蒸腾而悟汽机之理;如此类者,更仆难尽。”


成语典故

同“更仆难数”。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上篇:“如奈特因苹实坠地而悟吸力之理,瓦特因沸水蒸腾而悟汽机之理:如此类者,更仆难尽。” 见“更仆难数”。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瓦特因沸水蒸腾而悟汽机之理:如此类者,~。”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改变,改换:~正。~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定(改订)。~迭(轮流更换)。~递。~番。~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经历:少(shào )不~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时。~阑。~夫。~鼓。~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愈加,再:~加。~好。~上一层楼。

向前跌倒:~倒。前~后继。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极,最:~底下。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 都,全。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更』

《玉篇》㪅今作更。 《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𠀤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仆』

《唐韻》《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𠀤音赴。偃也,僵也。 《唐書·房杜傳贊》興仆植僵。  又《集韻》普木切,音攴。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敷救切,否去聲。頓也。 《唐韻》《集韻》《韻會》𠀤蒲沃切,蓬入聲。 《說文》給事者。 《禮·禮運》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僕。 《周禮·春官》車僕掌戎路。廣車,闕車,苹車,輕車之萃。 《註》車僕,主供副車者。僕猶御也,萃猶副也。謂供副車,以待乏用也。五車皆兵車也。  又司僕,官名。 《五代史·百官志》唐龍朔中,改太保曰司馭,又改爲司僕。齊職儀衆僕之長曰太僕,掌輿馬。明制有太僕寺。  又御車曰僕。 《論語》冉有僕。  又僕隷,賤役。 《左傳·僖二十四年》秦伯送衞于晉三千人,實紀綱之僕。  又自謙之辭。 《前漢·韋玄成傳》自稱爲僕,𤰞辭也。  又辱也。 《戰國策》傳命僕官。  又徒也。 《莊子·則陽篇》仲尼曰:是聖人僕也。 《註》猶言聖人之徒也。  又僕僕,煩猥貌。  又附也。 《詩·大雅》君子萬年,景命有僕。  又隱也。 《左傳·昭七年》楚芋尹無宇曰:吾先君文王,作僕區之法,曰:盜所隱器,與盜同罪。 《註》僕區,𠛬書名。區,匿也,作爲隱匿亡人之法。  又虎僕,獸名。 《博物志》羽民國有獸,文似豹,名虎僕,毛可爲筆。  又僕纍,蝸牛也。 《山海經》靑要之山,多僕纍蒲盧。 《註》僕纍一名蚹贏。蒲盧,細腰蟲,蠮螉也。  又姓。漢僕朋,宋僕斗,南明僕淮。  又《集韻》普木切,音撲。羣飛貌。 《莊子·天運篇》蚉蝱僕緣。  又叶鼻墨切,音匐。 《柳宗元·佩韋賦》尼父戮齊而誅卯兮,本柔仁以作極。蘭竦顏以誚秦兮,入降廉猶臣僕。

『尽』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𠀤秦上聲。 《說文》器中空也。 《小爾雅》止也。 《玉篇》終也。 《廣韻》竭也。 《集韻》悉也。 《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 《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 《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 《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 《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 《註》適可而止也。  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 《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又姓。見《萬姓統譜》。  又《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𠀤津上聲。 《類篇》極也。 《正韻》盡之也。 《書·康誥》往盡乃心。 《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 《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 《禮·樂記》殷周之𣠋盡矣。  又《韻會》皆也。 《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又《類篇》任也。 《增韻》縱令也。 《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 《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又盡盡,極視盡物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又《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𠀤秦去聲。亦竭也。 《周語》齊國佐其語盡。 《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 《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 《註》盡,猶空也。 《字彙》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