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谢客


   闭门谢绝宾客。指不与外界来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ù mén xiè kè
成语注音 ㄉㄨˋ ㄇㄣˊ ㄒ一ㄝˋ ㄎㄜˋ
成语简拼 dmxk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杜門謝客
成语英文 shut out visitors(close one's door to visitors)
成语法文 couper toute relation sociale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闭门谢绝宾客。指不与外界来往。



反义词



成语示例


王瑞虹杜门谢客,不与外事。(清 王晫《今世说 言语》)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苏轼《东园》诗:“杜门谢客恐生谤,且作人间鹏鷃游。”


成语典故

闭门谢绝宾客,指不与外界往来。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唐大夫如白居易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杜门谢客,专延缁流作佛事者。”《元史.太平传》:“太平曰:‘吾无罪,当听于天,若自杀,则诚有慊矣。’遂还奉元,杜门谢客,以书史自适。”《歧路灯》九四回:“况绍闻少年不曾净守清规,更是不能杜门谢客。” 连动 闭门深居,谢绝来客。《嘻谈初录》卷上《诗客留宿》:“一方丈好作诗,~,终日吟哦,非骚人咏士,不肯相见。”△用于描写深居简出。→杜门不出杜门自绝 杜门却扫 闭门不纳 ?高朋满座。也作“闭门谢客”、“杜门绝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姓:~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動五切,音𢾖。 《說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爲杜,白者爲棠。 《陸璣·草木疏》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韌,可作弓幹。與《說文》不同。  又塞也。 《書·費誓》杜乃擭。 《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凌政則杜之。  又《爾雅·釋草》杜榮。 《註》似茅,皮可爲索。  又香草名。 《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  又繚之兮杜蘅。  又《方言》東齊謂根爲杜。  又澀也。  又《本草》杜仲,藥名。  又《博雅·釋蟲》杜伯,蠍也。  又姓。 《廣韻》本帝堯劉累之後。出京兆、濮陽、襄陽三望。  又《集韻》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敖。  又《類篇》同都切,音徒。亦姓也。晉有杜蒯。

『客』

《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𠀤坑入聲。 《說文》寄也。从宀各聲。  又《廣韻》賔客。 《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 《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  又《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  又主客。 《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  又《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  又凡自外至者皆曰客。 《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又外𡨥亦曰客。 《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又姓。 《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  又叶苦各切,音恪。 《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  又《楚辭·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爲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翺翔之焉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