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就殪


   同“束手待毙”。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jiù yì
成语注音 ㄕㄨˋ ㄕㄡˇ ㄐ一ㄡˋ 一ˋ
成语简拼 ssjy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await destruction in a resigned manner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同“束手待毙”。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史·黄得功传》:“主逃将溃,无所一用其力,束手就殪,与国俱亡而已。”


成语典故

同“束手待毙”。《明史.黄得功传》:“主逃将溃,无所一用其力,束手就殪,与国俱亡而已。” 见“束手待毙”。《明史·黄得功传》:“主逃将溃,无所一用其力,~,与国俱亡而已。”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事情的结末:收~。结~。 姓。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凑近,靠近:避难~易。~着灯看书。 到,从事,开始进入:~位。~业。~寝。~任。~绪。~医。高~。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近。~便。~事论事。

死:“左骖~兮右刃伤”。 杀死:“~此大兕”。 跌倒:“奔~百余里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束』

《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𠀤音㑛。 《說文》縛也。徐曰:束薪也。 《詩·周南》白茅純束。  又五疋爲束。 《禮·雜記》納幣一束。  又五十矢爲束。 《詩·周頌》束矢其搜。  又脯十脡曰束。 《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  又姓。 《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改爲束。  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𠀤音戍。約也。 《周禮·司約註》言語之約束。約音要。 《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又叶所律切,音率。 《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爲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从木从口,與朿別。

『手』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 《師古註》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艮爲手。 《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 《註》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 《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 《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 《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說文》拳也。 《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就』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僦切,音鷲。 《說文》就,高也。从京,从尤。 《徐曰》尤,異也。尤高人所就之處,語曰:就之如日。會意。 《廣韻》成也,迎也。 《詩·邶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  又卽也。 《齊語》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  又《增韻》從也。 《禮·檀弓》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  又帀也。 《禮·禮器》大路繁纓一就。 《註》五采一帀曰就。  又能也。 《左傳·哀十一年》郊之戰,季孫曰:須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 《註》雖少年,能用命也。  又終也。 《郭璞曰》凡事物成就亦終也。  又姓。 《後漢書》菟賴氏,改爲就氏。

『殪』

《唐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𠀤音翳。 《說文》死也。 《左傳·隱九年》鄭伯禦戎,前後擊之,盡殪。 《杜註》殪,死也。  又殄絕也。 《書·康誥》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  又盡也。 《左傳·宣六年》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貫,將可殪也。 《杜註》殪,盡也。  又仆也。 《後漢·光武紀》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閒。 《註》殪,仆也。  又一矢而死曰殪。 《詩·小雅》殪此大兕。 《司馬相如·上林賦》弦矢分,藝殪仆。  又與瘞通。 《儀禮·覲禮》祭川沈,祭地瘞。 《鄭註》古文瘞作殪。  又與翳通。 《韓詩·大雅》其葘其殪。 《釋文》葘,反草也。殪,因也。因高塡下也。今《詩》作其葘其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