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干燥。比喻事情办不到。
晋 葛洪《抱朴子 刺骄》:“欲望肃雍济济,后生有式,是犹炙冰使燥,积灰令炽矣。”
烤冰以使干燥。比喻所行与所求相反。晋.葛洪《抱朴子.刺骄》:“欲望肃雍济济,后生有式,是犹炙冰使燥,积灰令炽矣。” 述补 炙,烤;烘烤冰块欲使其干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晋·葛洪《抱朴子·刺骄》:“欲望肃雍济济,后生有式,是犹~,积灰令炽矣。”※炙,不读作jiǔ。△贬义。多用于描写行动与目的背道而驰方面。→止沸益薪
烤:~兔。焚~忠良。~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 烤肉:脍~人口(美味人人爱吃,喻好的诗文、事物大家都称赞)。 喻受到熏陶:亲~(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 使人感到寒冷:~手~脚。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 洁白明彻:~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用:~用。~劲。~役。~力。~钱。 派,差谴:~唤。~命。~女。 让,令,叫:迫~。 假若:假~。即~。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
干,缺少水分:干~。~裂。~热。枯~。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石切,音隻。 《說文》炮肉也。从肉,在火上。 《詩·小雅·瓠葉傳》炕火曰炙。 《書·泰誓》焚炙忠良。 《疏》焚,炙,俱燒也。 又《詩·大雅》旣之隂女,反予來赫。 《傳》赫,炙也。 《疏》王肅云:我隂知汝行矣。乃反來赫炙我,欲有以退止我言者也。 又親近也。 《孟子》况於親炙之者乎。 《註》親近而薰炙之也。 又《玉篇》熱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夜切,音蔗。義同。 又《唐韻正》古音之恕反。 《枚乗·兔園賦》於是從容安步,鬭雞走兔,俛仰釣射,煎熬炮炙,極樂到暮。射音樹。 又叶陟略切。 《詩·小雅》執爨踖踖,爲俎孔碩,或燔或炙。 《朱傳》踖,叶七略反,碩,叶常約反,俱與末句萬壽攸酢酢字叶。 又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又《大雅》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殽𦜉臄,或歌或咢。 《朱註》薦,叶卽略反。 《說文》籀文作𤒗。枚乘《菟園賦》。
『冰』《唐韻》筆陵切《集韻》《韻會》悲陵切,𠀤逼平聲。 《說文》本作仌。 《徐曰》今文作冰。 《韓詩》說冰者,窮谷隂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爲伏隂。 《禮·月令》孟冬水始冰,仲冬冰益壯,季冬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冰以入。 《周禮·天官》淩人共冰。秋刷冰室,冬藏春啓,夏頒冰。 又《爾雅·釋器》冰,脂也。 《註》莊子云:肌膚若冰雪。冰雪,脂膏也。 《疏》脂膏一名冰脂。 又矢筩蓋曰冰。 《左傳·昭二十五年》公徒釋甲執冰而踞。 《註》冰,櫝丸蓋。 《疏》盛弓者也。或云:櫝丸是箭筩,其蓋可以取飮。 又《集韻》《正韻》𠀤魚陵切,音凝。同凝。 《正韻》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後人以冰代仌,以凝代冰。 又《集韻》讀去聲,逋孕切。 《唐書·韋思謙傳》涕泗冰須。 《註》謂涕著須而凝也。 《李商隱詩》碧玉冰寒漿。 又《韻補》叶筆良切,音近浜。 《𨻰琳·大荒賦》心慇懃以伊感兮,愵永思以增傷。悵太息而攬涕,乃揮雹而淚冰。
『使』《唐韻》疏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𠀤音史。令也,役也。 《豳風》序:說以使民。 《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 《註》指事使人也。 《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 又《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𠀤音𩢲。遣人聘問曰使。 《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 又《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 《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又《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 本作𠉕。 《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
『燥』《唐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𠀤音喿。 《說文》从火喿聲。乾也。 《易·乾卦》火就燥。 《說卦》燥萬物者,莫熯平火。 《集韻》俗作𤍜。非是。 又《戰國策》燥于秦。 《註》猶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蘇老切,音嫂。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