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归公


   点滴:比喻细微的东西。指公家的东西都要交给公家。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iǎn dī guī gōng
成语注音 ㄉ一ㄢˇ ㄉ一 ㄍㄨㄟ ㄍㄨㄥ
成语简拼 ddgg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點滴歸公
成语英文 Every bit goes to the public treasury.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点滴:比喻细微的东西。指公家的东西都要交给公家。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点滴归公的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那要算是数目最大而且最容易舞弊的一件,却是点滴归公。”


成语典故

指公家的钱物一点一滴都要交给公家,丝毫不使浪费或流入私囊。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阳翰笙、程步高经手的一件,那要算是数目最大而且最容易舞弊的一件,却是点滴归公……劳苦功高,令人感谢的。”也作【涓滴归公】。(涓滴:小水滴,比喻极小或极少量的东西。)《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小侄自己一个钱的薪水不支;以及天天到局里办公事,什么马车钱,包车夫,还有吃的香烟、茶叶,都是小侄自己贴的。真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沈从文《顾问官》:“一点钟前在部里还听师长说今年十一月税款得涓滴归公,谁侵吞一元钱就砍谁的头。” 主谓 指公家的钱物点滴交公,没有占为己有。郭沫若《洪波曲》8章:“阳翰笙、程步高经手的一件,那要算是数目最大而且最容易舞弊的一件,却是~……劳苦功高,令人感谢的。”△多用于奉公守法方面。→大公无私。也作“涓滴归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眼药。~落。~翠。水~石穿(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漏(漏壶)。 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水~。汗~。 量词,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水不漏。两~墨水。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 雄性的:~母。~畜。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滴』

《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𠀤音的。 《說文》水註也。 《增韻》涓滴,水點。  又瀝下也。 《王子年·拾遺記》香露滴瀝。 《廣韻》亦作𤁷。 《法華經》作渧,與滳異。

『公』

《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工。 《說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厶音私。 《韓非曰》自營爲厶,背厶爲公。 《徐曰》會意。 《爾雅·釋言》無私也。 《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又《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  又《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 《註》公猶共也。  又爵名,五等之首曰公。 《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  又三公官名。 《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  又官所曰公。 《詩·召南》退食自公。  又父曰公。 《列子·黃帝篇》家公執席。 《前漢·郊祀志》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  又婦謂舅曰公。 《前漢·賈誼策》與公倂倨。  又尊稱曰公。 《賈誼策》此六七公皆亡恙。  又相呼曰公。 《史記·毛遂傳》公等碌碌。  又事也。 《詩·召南》夙夜在公。 《註》夙夜在視濯垢饎爨之事。  又星名。 《隋書·天文志》七公七星,在招搖東,天之相也。  又姓。 《韻會》漢有公儉。  又諡法,立志及衆曰公。  又與功通。 《詩·小雅》以奏膚公。 《大雅》王公伊濯。  又《集韻》諸容切,音鐘。同妐。夫之兄爲兄妐。一曰關中呼夫之父曰妐。或省作公。通作鍾。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