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梳剔抉


   整理选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á shū tī jué
成语注音 ㄆㄚˊ ㄕㄨ ㄊ一 ㄐㄩㄝˊ
成语简拼 pst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dig what is useful and reject what is useles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整理选择。



成语示例


朱自清《语言志辨》序:“这固然得费一番爬梳剔抉的功夫。”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史·律历志》:“建安布衣蔡元定著《律吕新书》,朱熹称其超然远览,奋其独见,爬梳剔抉,参互考寻。”


成语典故

爬梳:整理。指认真整理,仔细选择。朱自清《诗言志辨.序》:“诗文评的专书里包含着作品和作家的批评,文体的史的发展,以及一般的理论,也包含着一些轶事异闻。这固然得费一番爬梳剔抉的工夫。” 见“爬罗剔抉”。《宋史·律历志十四》:“建安布衣蔡文定著《律吕新书》,朱熹称其超然远览,奋其独见,~,参互考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虫类行走:~行。~虫(爬行动物)。~泳。 攀登:~高。~升。~山。往上~(讽刺追求功名的人)。 搔:~痒。~搔(“搔”读轻声)。

整理头发的用具:木~。角~。 用梳子整理头发:~头。~洗(梳头洗脸)。~妆。~辫子(喻把纷繁的事项、问题等进行分析归类)。

分解骨肉,把肉从骨头上刮下来:把骨头上的肉~干净。 从缝隙或孔洞里往外挑拨东西:~牙。 把不好的挑出来:~除。

剔出:~择(挑选)。~摘(a.抉择;如“~~真伪”;b.揭发指摘,如“~~弊端”)。~剔。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爬』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巴切,音琶。 《廣韻》搔也。 《韓愈·進學解》𤓶羅剔抉。  又《月蝕詩》𤓶沙脚手鈍。  又姓。 《廣韻》本杞東樓公之後,避難攺焉,西魏襄州刺史爬秀。 《廣韻》或作把。 《韻會》或作杷。

『梳』

《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𠀤音疏。 《說文》理髮也。 《徐曰》梳之言導也。 《揚雄·長楊賦》頭蓬不暇梳。《文選》作梳,《漢書》作疏。  又《博雅》經梳謂之枃。 《廣韻》櫛也。 《釋名》梳,言其齒疏也。 《唐書·吳兢傳》朝有諷諫,猶髮之有梳。 《集韻》或作𣐌、𣓜。  又《古音轉註》設竹切,音束。妝梳也。 《劉禹錫·歷陽書事詩》容顏本南國,妝梳學西京。

『剔』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歷切,音惕。 《說文》解也。从刀,易聲。 《玉篇》解骨也。  又《韻會》或作肆。 《周禮·天官·內饔註》割者,肆解肉也。  又《集韻》施𨾏切,音釋。治也。  又他計切,音剃。同剃。

『抉』

《唐韻》於悅切《集韻》娟悅切,𠀤音妜。 《說文》挑也。 《集韻》剔也。 《增韻》捾也。 《史記·伍子胥傳》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觀越𡨥之入滅吳也。 《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穴切,音玦。義同。或作刔。  又通作觖。 《前漢·孫寶傳》故欲擿觖,以揚我惡。 《註》擿觖謂挑發也。與抉同。  又與決通。縱弦彄也。 《周禮·夏官》繕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 《註》抉謂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著右手巨指。 《史記·蘇秦傳》革抉㕹芮,無不畢具。 《註》以革爲決也。  又《唐韻》於決切《集韻》《韻會》《正韻》一決切,𠀤讀與吷近。亦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