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笔官票


   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公人得了密票,狐假虎威,扯破了一场火急势头,忙下乡来,敲进 史 家门去。将硃笔官票与看,乃是府间遣马追取秀才,立等回话的公事。”亦省作“ 硃笔票 ”、“ 硃票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ū bǐ guān piào
成语简拼 zbgp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公人得了密票,狐假虎威,扯破了一场火急势头,忙下乡来,敲进 史 家门去。将硃笔官票与看,乃是府间遣马追取秀才,立等回话的公事。”亦省作“ 硃笔票 ”、“ 硃票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见“朱”。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 姓。

纸币,通货:钞~。~子。~额。 印的或写的凭证:~据。~证。股~。车~。选~。 非职业演戏:~戏。~友。 量词,相当于“批”:一~货物。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儿。撕~儿。

同“飘”,随风摆动飞扬。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硃』

《廣韻》章俱切《集韻》鐘輸切,𠀤音朱。丹砂也。

『笔』

《集韻》與筆同。詳筆字註。 《廣韻》鄙密切《韻會》逼密切《正韻》壁吉切,𠀤音必。 《釋名》筆,述也。述事而書之也。 《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筆。 《註》蜀人呼筆爲不律也。 《說文》楚謂之聿,吳人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 《古今注》古之筆,不論以竹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卽謂之筆。秦吞六國,滅前代之美,故蒙恬得稱於時。蒙恬造筆,卽秦筆耳。以枯木爲管,鹿毛爲柱,羊毛爲被,所謂蒼毫也。彤管赤漆耳,史官記事用之。 《法書攷》虞世南云:筆長不過六寸,眞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 《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 《註》筆,謂書具之屬。  又筆星。 《釋名》筆星,星氣有一枝,未銳似筆也。  又花名。 《楚辭註》辛夷花初發如筆,北人呼爲木筆。  又《集韻》筆別切,音莂。山東謂筆。  又作〈/尹〉。見《漢戚伯樊毅𥓓》。  又《嚴訢𥓓》作〈八/尹〉,見《舉要》。 《集韻》或作笔。

『官』

《唐韻》古丸切《集韻》《韻會》《正韻》沽歡切,𠀤音觀。 《說文》吏事君也。 《玉篇》宦也。 《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 《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  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  又《增韻》職也,使也,公也。 《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 《禮·王制》論定然後官之。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 《註》謂自置其臣屬,治家邑也。  又朝廷治事處曰官。 《禮·玉藻》在官不俟屨。 《註》趨君命也。 《前漢·賈誼傳》學者所學之官也。  又事也。 《禮·樂記》禮樂明備,天地官矣。 《疏》官猶事也,謂各得其事也。  又身有五官。 《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 《又》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又姓。  又複姓。三氏,晉王官氏,魯亓官氏,楚上官氏。  又與管通,宋元邊徼所司曰掌管,今爲土司長官。  又叶古元切,音涓。 《崔駰·大理箴》嗟兹大理,愼於爾官。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 《說文》从宀从㠯。㠯猶衆也,與師同意。

『票』

《集韻》𤰞遙切,音摽。本作𤐫。省作䙳。今作票。 《說文》火飛也。 《揚子·太𤣥經》見票如累明,利以正於王。 《註》君子之道,重明麗正,光輝宣著,故利正於王也。  又《前漢·禮樂志》票然逝旗逶蛇。 《師古註》票然,輕舉意。 《揚雄·羽獵賦》亶觀夫票禽之紲隃。 《師古註》票禽,輕疾之禽也。  又毗召切,音驃。義同。  又《前漢·霍去病傳》爲票姚校尉。 《師古曰》票,頻妙反。 《服虔曰》音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