绠短绝泉


   犹绠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ěng duǎn jué quán
成语注音 ㄍㄥˇ ㄉㄨㄢˇ ㄐㄩㄝˊ ㄑㄨㄢˊ
成语简拼 gdjq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绠短絶泉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绠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谢灵运《陇西行》:“柱小倾大,绠短绝泉。”


成语典故

源见“绠短汲深”。汲水器的绳短,达不到泉水。比喻力小不胜重任。南朝 宋 谢灵运《陇西行》:“柱小倾大,绠短绝泉。” 见“绠短汲深”。南朝宋·谢灵运《陇西行》:“柱小倾大,~。”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汲水用的绳子:~短汲深(喻才力不能胜任,多用作谦辞)。 轮辐近轴处的突出部分。

长度小,与“长(cháng )”相对:~期。~暂。~促。~途。~命。~讯。~浅。~兵相接。~小精悍。 缺少,欠:~少。~缺。 缺点:~处。护~。取长补~。

从地下流出的水源:~源。~瀑。甘~。温~。喷~。黄~(旧时称人死后所在的地方。亦作“九泉”)。 古代钱币的名称。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短』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𠀤端上聲。 《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 《徐曰》若以弓爲度也。 《廣韻》促也,不長也。 《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禮·月令》度有長短。  又長短術。 《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 《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  又短功。 《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  又短人。 《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 《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 《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又凡指人過失曰短。 《史記·屈原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前漢·蕭望之傳》鄭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 《師古註》短謂毀其短惡也。  又叶多卷切,音近亶。 《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又叶都眷切,音近玷。 《蘇轍·夷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峰巒古崖石,草木條榦短。 《集韻》或作𢭃。

『泉』

《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𠀤音全。 《說文》水原也。象水流成川形。 《易·蒙象》山下出泉。  又《爾雅·釋水》濫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縣出。縣出,下出也。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又同出異歸曰肥泉。 《詩·衞風》我思肥泉,兹之永歎。  又醴泉。 《禮·禮運》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又泉有光華曰榮泉。 《前漢·郊祀歌》食甘露,飮榮泉。  又瀑布曰立泉。 《班固·終南山賦》立泉落落。  又州名。 《廣輿記》周時爲七閩地,隋曰溫陵,唐曰泉州。  又天泉,星名。 《甘氏星經》天泉十星,在鼈東。一曰大海,主灌漑溝渠之事。  又龍泉,劒名。卽龍淵也。 《杜甫詩》三尺獻龍泉。  又姓。南史有泉企。  又貨泉,卽錢也。 《周禮·天官》外府掌布之出入。 《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無不徧也。  又《地官·泉府註》泉,或作錢。  又《集韻》疾眷切,全去聲。義同。  又《韻補》叶才勻切,音秦。 《李尤·東觀銘》房闥內布,疏綺外陳。是謂東觀,書籍林泉。 《集韻》或作灥。  又𤽄、𤿁、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