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开一面


   把捕捉鸟兽的网打开一面;给鸟兽留一条生路。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生路。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ǎng kāi yī miàn
成语注音 ㄨㄤˇ ㄎㄞ 一 ㄇ一ㄢˋ
成语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简拼 wkym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網開一靣
成语英文 purposely leave loopholes for an escape from the law
成语俄文 давать выход(приоткрывать сеть)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把捕捉鸟兽的网打开一面;给鸟兽留一条生路。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生路。




成语示例


插翅难飞,体上天好生之德,网开一面,谕令尔等速速投降,免遭杀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先生意欲网开一面,以存忠厚之意,这却使不得。”


成语典故

参见“网开三面”。 见“网开三面”。 解释 比喻宽大处理,给予出路,而非呆板教条、赶尽杀绝。 出处 《吕氏春秋·异用》:“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 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 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 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 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 曰:‘汤之德及禽兽矣。’” 商朝的开国明君商汤有一次外出,见到有个猎人在设网打猎, 他在上下左右四面布设了四张网,然后念念有词地祈祷说:“从 天上掉下的,从地上冒出的,从四面八方来的,都被我的网网 住。”商汤听到后说:“哎呀!那就全都捕光了。除了残暴的夏 桀,还有谁会做这种事呢?”商汤于是帮他撤掉了三面网,只留下 一面,并教导猎人重新祈祷,说:“从前蜘蛛会编织严密的蛛网, 今天人们却学会了宽舒与仁德。想往左走的往左走,想往右走的 往右走,想飞高的飞高,想降低的降低,我只抓捕那些违反天命 的。” 汉水之南的诸侯国听 说这件事后,说:“商汤 的仁德真是博大,已经推 广到禽兽身上了。”于是有 四十多个诸侯国归附了商 汤。人们评论说,猎人设 置四面罗网,还不一定网 得到飞鸟。商汤撤掉了三 面,只留下一面,却得到 了四十多个诸侯国,他的 目的不只是网鸟啊! 反义 严惩不贷 例句 对于那些受人诱骗、误入 歧途的犯罪分子,我们不应当 一棍子打死,而应当区别对 待、网开一面,给他们悔过自 新、重新做人的机会。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分割:对~。三十二~本。 通,使通:~导。~窍。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扩大、发展:~扩。~拓。 发动或操纵:~动。~车。 起始:~始。~宗明义。 设置、建立:~创。~国。~设。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支付:~销。~支。 沸腾,滚:~水。 举行:~运动会。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网』

《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𠀤音網。 《說文》庖犧所結繩以漁。从冂,下象網交文。 《註》今經典變隷作罒。 《玉篇》羅罟總名。亦作𦁒、罔、𠕈、𦉯。 《廣韻》與網同。 《篇海》网字有三譌:本作网而譌作𦉳,亦作冈而又譌作𠔿,又亦作𦉰而譌作罒。罒乃橫目,惟睪眔睘等字從之,其他但屬羅網義者,𠀤係𦉰字下橫畫,不連兩旁。 《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𠀤音罔。 《說文》本作网。或作𦉽,隷省作㒺。今文从糸作綱。 《易·繫辭》作結繩而爲㒺罟,以佃以漁。 《朱子·本義》㒺,與綱同。 《書·盤庚》若綱在綱。 《詩·邶風》魚綱之設。  又《楚辭·招魂》綱戸朱綴。 《註》綱戸,綺文縷也。

『一』

《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𠀤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𠛬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 《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 《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 《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愈詩》一一欲誰憐。 《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𨻰蕃傳》尺一選舉。 《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 《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又《韻補》叶於利切,音懿。 《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叶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面』

《唐韻》《集韻》《韻會》𠀤彌箭切,音偭。 《說文》本作𠚑,顏前也。从𦣻,象人面形。 《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後言。  又見也。 《禮·曲禮》夫爲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 《註》反言面者,從外來,宜知親之顏色安否。 《儀禮·聘禮》𢷤者出請事,賔面如覿幣。 《註》面,亦見也。 《周禮·秋官·司儀》私面。 《註》私覿也。  又向也。 《書·周官》不學牆面。 《疏》人而不學,如面向牆。 《禮·曲禮》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  又《玉藻》唯君面尊。 《註》面,猶鄕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面朝後市。  又《廣韻》前也。 《儀禮·士冠禮》覆之面葉。 《註》面,前也。  又《韻會》方面,當四方之一面也。 《書·顧命》大輅在賔階面,綴輅在阼階面。 《周禮·冬官考工記》或審曲面勢。 《註》審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勢之宜。 《史記·留侯世家》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又《韻會》相背曰面。 《史記·項羽紀》馬童面之。 《註》如淳曰:面,不正視也。 《前漢·項羽傳註》師古曰:如淳說非也。面謂背之,不面向也。面縛亦謂反背而縛之,杜元凱以爲但見其面,非也。  又《前漢·張敞傳》自以便面拊馬。 《註》師古曰:便面,扇之類也。亦曰屛面。 《廣韻》彌箭切《集韻》《韻會》眠見切《正韻》莫見切,𠀤音眄。 《說文》麥末也。 《束析麪賦》重羅之麪,塵飛雪白。 《玉篇》蜀以桄榔木屑爲麪。 《廣雅》𥽘,謂之麪。別作麵,非是。 《正字通》俗麪字。 《齊書·禮志》永明九年正月詔,太廟四時祭,薦宣皇帝麵起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