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言老幼安乐。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公能靖抚一方,使耄安稚嬉,以復熙洽之事。”
犹言老幼安乐。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公能靖抚一方,使耄安稚嬉,以復熙洽之事。”
年老;高龄。《詩•大雅•板》:“匪我言耄。”《釋名•釋長幼》:“七十曰耄,頭髪白,耄耄然也。” 年老昏乱。《書•微子》:“吾家耄遜於荒。”《左傳•昭公元年》:“諺所謂老將至而耄及之者。” 衰疲。《新唐書•李嗣業傳》:“與子儀等圍相州,師耄,諸將無功,獨嗣業被堅數奮,為諸軍冠。”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 装设:~置。~家立业。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 姓。
幼小:幼~。~气。~子。~嫩。~弱。~拙。
游戏,玩耍:~戏。~闹。~笑。~皮笑脸。
《廣韻》《集韻》《韻會》𠀤莫報切,音帽。 《說文》作𦽡。年九十曰𦽡。 《玉篇》耄同𦽡。 《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 《禮·曲禮》八十九十曰耄。 《註》耄,惛忘也。 又《釋名》七十曰耄。頭髮白,耄耄然也。 又《韻補》叶莫故切。 《楚辭·九歎》顏黴黧以沮敗兮,精越裂而哀耄。裳幨幨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 又《集韻》通作旄。 《孟子》反其旄倪。 《類篇》亦作𧂕。 又《集韻》武道切,音茆。義同。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寒切,案平聲。 《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 《廣韻》徐也,止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 《註》安安,自然性之也。 《益稷》安汝止。 《註》謂止於至善也。 又寧也,定也。 《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 《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又危之對也。 《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又佚樂也。 《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 《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又何也。 《禮·檀弓》吾將安仰。 《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又與焉同。 《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又姓。 《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又安期,安平,俱複姓。 又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又叶烏前切,音煙。 《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又叶於眞切,音因。 《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稚』《廣韻》直利切,音治。幼稚,亦小也,晚也。同稺。 《穀梁傳·僖十年》驪姬有二子,長曰奚齊,稚曰卓子。 又姓。 《史記·商本紀贊》契爲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稚氏。
『嬉』《廣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正韻》虛宜切,𠀤音僖。 《博雅》戲也。 《增韻》美也,游也。 《史記·孔子世家》嬉戲常𨻰俎豆。 《前漢·文帝紀》七八十翁,嬉戲如小兒狀。 《張協·七命》乗鳥舟兮爲水嬉。 又《集韻》《韻會》許已切《正韻》許里切,𠀤音喜。 《白居易·雜興詩》澹灩九折池,縈回十餘里。四月芰荷發,越王日遊嬉。 又妹嬉,夏桀妃,見妹字註。 又《廣韻》《集韻》《韻會》許記切《正韻》許意切,𠀤音憙。美姿顏也。 又《集韻》羊朱切,音愉。 《劉楨·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民胥祓禊,國子水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