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找麻烦


   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ì zhǎo má fán
成语注音 ㄗˋ ㄓㄠˇ ㄇㄚˊ ㄈㄢˊ
成语简拼 zzmf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自找麻煩
成语英文 ask for trouble(borrow trouble; wake a sleeping wolf)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



成语示例


你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还会砸你房门吗?我不是自找麻烦吗?”


成语典故

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还会砸你房门吗?我不是自找麻烦吗?”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从,由:~从。~古以来。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寻求,想要得到:寻~。~人。~物。 退回,补足:~钱。~平。~齐。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布。~衣。~袋。~绳。~纺。 指“芝麻”:~酱。~油。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了。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痹。~醉。~木不仁。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子。 带细碎斑点的:~雀。~蝇。 喻纷乱:~乱。~沸。 姓。

苦闷,急躁:~躁。~乱。~恼。~闷。~郁。心~意乱。 又多又乱:不厌其~。要言不~。~絮。~琐。~冗。~文。麻~。 搅扰:~扰。~嚣。 敬辞,表示请、托:~劳。~请。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二切,音字。 《玉篇》由也。 《集韻》從也。 《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 《疏》自,由也。 《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 《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傳》自,從也。  又《玉篇》率也。  又《廣韻》用也。 《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傳》自,用也。 《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 《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又自然,無勉强也。 《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又《集韻》己也。 《正韻》躬親也。 《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𠀤音紕。 《說文》鼻,引气自畀也。 《釋名》鼻,嘒也。出氣嘒嘒也。 《管子·水地篇》𦜉發爲鼻。 《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 《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又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 《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 《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 《杜註》炊鼻,魯地。  又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 《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 《師古註》有鼻在零陵。 《孟子》作有庳。  又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又《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 《註》相習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別名。  又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 《李時珍曰》卽豨薟。  又《內典》阿鼻,此曰無閒。 从自从畀。俗从白,非。

『找』

《集韻》胡瓜切,音華。與划同。舟進竿謂之划。 《正韻》撥進船也。  又俗音爪。補不足曰找。

『麻』

《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謨加切,𠀤音蟆。 《玉篇》枲屬也。皮績爲布,子可食。 《爾雅·釋草》枲麻。 《疏》麻,一名枲。禹貢靑州云:厥貢岱畎絲枲是也。 《禮·內則》女子執麻枲學女事,以共衣服。  又大麻有實者名苴,無實者名枲。 《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爲苴麻,茡麻。  又蕁麻。蕁本作䕭。見《本草圖經》。  又《詩·豳風》禾麻菽麥。 《禮·月令》食麻與犬。 《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爲五穀。 《正字通》麻,卽油麻。  又胡麻。 《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 《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又疏麻。 《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 《註》疏麻,神麻也。  又升麻、天麻,皆藥名。  又樂器。鼗鼓名。 《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註》麻者,音槪而長也。  又固麻。 《南史·百濟傳》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簷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又《山海經》有壽麻國。  又地名。 《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 《註》秦地。  又《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 《註》麻鄕,縣名。  又姓。 《風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註論語。  又朝廷綸命曰麻。 《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爲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又《韻補》叶謨婆切。 《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又叶眉波切,音摩。 《潘岳·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 《六書正譌》从𣏟,音派,麻片也。从广人在屋下,治麻之意。俗作麻,从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