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鱼:腐臭的鱼。用腐臭的鱼驱赶苍蝇。比喻做事方法不对头,结果适得其反。
茹鱼:腐臭的鱼。用腐臭的鱼驱赶苍蝇。比喻做事方法不对头,结果适得其反。
《吕氏春秋?功名》:“以茹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
茹鱼:即腐鱼,用腐鱼驱赶苍蝇,喻方法不对头。《吕氏春秋.功名》:“以茹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 其他 茹鱼,腐臭的鱼。用臭鱼驱赶苍蝇,苍蝇反而越来越多。比喻做事方法不对,结果适得其反。《吕氏春秋·功名》:“以~,蝇愈至,不可禁。”△贬义。多用于描写处事不当。→以肉驱蝇 ?以锻投卵
吃,引申为忍受:~素。~荤。~痛(忍痛)。含辛~苦(原意吃苦辣的东西,引申为忍受辛苦)。~古涵今(接受、包含古今的所有知识)。 臭,败:“以~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 柔软:“柔~而寡断。 菜:“菜~有畦”。 根互相牵连的样子:“拔茅~”。 姓。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距离,差别:相~不远。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苍~〕昆虫,种类很多,通常指家蝇,产卵在肮脏腐臭的东西上,幼虫称“蛆”。成虫能传染霍乱、伤寒等疾病。
《唐韻》人諸切,音如。 《集韻》《韻會》𠀤忍與切,音汝。 《正韻》而遇切,音孺。 《易·泰卦》拔茅連茹。 《王註》根相牽引貌。 《程傳》根之相連者。 又受也。 《詩·大雅》柔亦不茹。 又食也。 《禮·禮運》茹毛飮血。 《孟子》飯糗茹草。 《莊子·人閒世》不飮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又食菜曰茹。 《前漢·董仲舒傳》公儀子相魯,食于舍而茹葵。 《主莽傳》不茹園葵。 又啜也。 《爾雅·釋詁》啜,茹也。 又貪也,恣也。 《揚子·方言》吳、越之閒凡貪飮食者謂之茹。 《郭註》今俗呼能粗食者爲茹。 又《說文》茹,飯牛也。 《廣韻》飯馬也。 又度也。 《詩·邶風》不可以茹。 《小雅》玁狁匪茹。 《周頌》來咨來茹。 又柔也。 《屈原·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 《註》茹,柔堧也。 又臭敗也。 《呂氏春秋》以茹魚驅蠅,蠅愈至而不能禁。 又《左思·魏都賦》神蘂形茹。 《註》物自死曰茹。 又菜茹。 《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 《晉書·地理志》環廬種桑、柘、菜茹。 又草名。 《詩·鄭風》茹藘在阪。 《傳》茅蒐也。 《爾雅·釋草》茹,藘。 《註》今蒨草也。 又水名。 《水經注》澧水,又東茹水注之。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上谷郡茹縣。 又陂名。 《魏志·劉馥傳》馥爲揚州刺史,治芍陂及茹陂,以漑稻田。 又姓。 《晉書·五行志》茹千秋爲驃騎咨議。 《通志·氏族略·茹氏註》蠕蠕入中國爲茹氏。◎按茹字有平、上、去三聲,皆于字義無係,如《易》之連茹,王肅音如。《易韻》讀孺,《詩》之匪茹、來茹,箋音汝,徐音如。《前漢·董仲舒傳》茹字音汝,《王莽傳》茹字又音如。唯茹藘茹字,《詩》箋及《爾雅》疏皆音如。茹毛、茹草、茹葷,茹字皆音人庶切,餘音或平或仄,不可泥也。《正字通》以連茹、不茹、茹毛義列于如音,以來茹、形茹等茹列于孺音,非是。
『去』《唐韻》《集韻》《韻會》𠀤丘據切,墟去聲。 《說文》人相違也。 《廣韻》離也。 《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 《玉篇》行也。 《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又棄也。 《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𠀤墟上聲。 《集韻》徹也。 又藏也。 《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註》去,收藏也。 又《集韻》或作弆。 《前漢·𨻰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 《註》弆,亦藏也。 又《韻會》《正韻》𠀤丘於切,音墟。疾走。 《正字通》同驅。 《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