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筹交错


   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ōng chóu jiāo cuò
成语注音 ㄍㄨㄥ ㄔㄡˊ ㄐ一ㄠ ㄘㄨㄛˋ
成语正音 “觥”,不能读作“guāng”。
成语简拼 gcjc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觵籌交錯
成语英文 The cups go gaily round.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余大先生抬头看尊经阁上绣衣朱履,觥筹交错。(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成语典故

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器和酒筹错杂相交。形容宴饮欢乐。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三侠五义》一回:“君妃快乐,共赏冰轮,星斗齐辉,觥筹交错。”亦作“交错觥筹”。宋.林正大《括贺新凉》词:“交错觥筹酣宴处,肴蔌杂然陈也。”明.无名氏《村乐堂》头折:“直吃到二更时候,笑喧哗交错觥筹。” 主谓 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酒筹交互错杂。形容欢聚宴饮的情景。语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叶志坚《杂色雨》:“谈谈讲讲,~情景多么热烈,关系多么融洽!”※觥,不读作guāng。△用于描写场面。也作“交错觥筹”。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大,丰盛:~羊(大羊)。~船。~饭。

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策(➊古代计算用具,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➋计策)。~算。~码。略胜一~。竹~。酒~。 谋划:~款。~备。~措。~划。~集。~建。运~。统~。一~莫展。

付托,付给:~活儿。~卷。~差。 相错,接合:~点。~界。~错。~相。~辉。~响乐。 互相来往联系:~流。~易。~涉。 与人相友好:~朋友。~契。 一齐,同时:~并。~作。风雨~加。 两性和合:性~。杂~。 同“跤”。

不正确,与实际不符:差~。过~。~讹。~谬。~觉。~怪。不~。~爱。将~就~。 交叉着:交~。~乱。~杂。~综(纵横交叉)。~动。~落(交错纷杂)。盘根~节。 叉开:~开。~车。~过机会。 用来打磨玉石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 打磨玉石:攻~。 镀金、银,涂饰:~金。~银。~彩镂金。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觥』

《唐韻》古橫切《集韻》《韻會》《正韻》姑橫切,𠀤嘓平聲。 《說文》本作觵,兕牛角可以飮者也,其狀觵觵,故謂之觵。 《徐曰》觵,曲起之貌。 《詩·周南》我姑酌彼兕觥。 《傳》角爵也。 《疏》禮圖云:觥大七升,以兕角爲之。一說刻木爲之,形似兕角,蓋無兕者用木也。韓詩云:觥受五升,所以罰不敬。觥,廓也。君子有過,廓然著明也。 《周禮·春官·小胥》觵其不敬者。 《註》觵,罰爵也。本或作觥。○按詩詁曰:兕觥,角爵。言其體。註:觥,罰爵,解其用。然詩卷耳、七月稱兕觥者,皆非所以罰,則是觥爵之大者,或用以罰,非專爲罰也。  又大也。 《揚子·太𤣥經》觥羊之毅。 《註》觥羊,大羊也。  又玉鐘聲。 《韓愈·記夢詩》杖撞玉版聲彭觥。  又觥觥,剛直貌。 《後漢·郭憲傳》關東觥觥郭子橫。  又叶姑黃切,音光。 《詩·豳風》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劉楨·魯都賦》承彝執羃,納觶授觴。引滿輒釂,滴瀝受觥。 《音學五書》古本音光。

『交』

《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𠀤音郊。 《小爾雅》俱也。 《廣韻》共也,合也。 《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又友也。 《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 《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又交交,鳥飛貌。 《詩·秦風》交交黃鳥。  又交加,參錯也。 《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又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 《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 《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又衣領也。 《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又同蛟。 《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 《史記》作蛟。  又同鵁。 《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卽鵁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