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目
字典
词典
成语
条目
字典
词典
成语


证据确凿


   确凿:确实。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èng jù què záo
成语注音 ㄓㄥˋ ㄐㄨˋ ㄑㄩㄝˋ ㄗㄠˊ
成语简拼 zjq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証據確鑿
成语俄文 имеются достоверные улики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确凿:确实。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深恐不法勇丁,骚扰百姓,所以面谕本县:倘有前项情事,证据确凿,准其到县指控。审明之后,即以军法从事,决不宽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尔兄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姑念为兄情切,且恕。不准。”


成语典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尔兄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姑念为兄情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据』

〔拮~〕见“拮”。

『确』

真实,实在:~实。~凿。~切。~数。~证。正~。准~。的(dí)~。明~。精~。 坚固,固定:~定。~保。~立。~信。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据』

《唐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𠀤音居。 《說文》戟挶也。 《詩·豳風箋》韓詩云:口足爲事曰拮据。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御切,音據。手病也。  又與據通。 《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据,極之七百二十九贊,亦自然之道也。 《註》据,今據字,猶位也,處也。  又《酷吏傳贊》趙禹据法守正。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据以驕騖。 《註》張揖云:据,直項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御切,音鋸。 《說文》杖持也。 《論語》據於德。  又《廣韻》依也。 《易·困卦》困于石,據于蒺藜。 《詩·邶風》亦有兄弟,不可以據。 《左傳·僖五年》享祀豐潔,神必據我。 《註》據猶安也。  又引也,援也。 《爾雅疏序》事有隱滯,援據徵之。  又按也。 《禮·玉藻》君賜稽首據掌,致諸地。 《疏》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 《老子·道德經》猛獸不據。 《註》以爪按拏曰據。  又拒守也。 《史記·趙奢傳》先據北山上者勝。  又姓。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  又《集韻》其踞切,音遽。有形之貌。與莊子覺則蘧蘧然之蘧同。  又《史記註》訖逆切,音戟。 《呂后紀》見物如蒼犬,據高后掖。  又叶求於切,音蘧。 《史記·龜筴傳》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據。 通作据。見据字註。

『确』

《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𠀤音學。磽确,石地。與墝埆同。 《韓愈詩》山石犖确行徑微。  又堅正也。 《後漢·崔寔傳》指切時要,言辯而确。  又《集韻》苦角切,音確。 《後漢·𡨥恂傳論》不復質确其過。 《註》質,正也。确,實也。  又與角意同。 《前漢·李廣傳》數與虜确。 《註》競勝負也。  又叶胡沃切,音斛。 《左思·吳都賦》否泰之相背也,亦猶帝之縣解。而與夫桎梏疏屬也,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确乎。 《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𠀤音䐨。堅也,靳固也。 《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 《莊子·應帝王》確乎能其事。 《註》堅貌。  又剛也。 《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亦作塙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