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所未闻


   闻:听到;未:没有。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奇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én suǒ wèi wén
成语注音 ㄨㄣˊ ㄙㄨㄛˇ ㄨㄟˋ ㄨㄣˊ
成语简拼 wsww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聞所未聞
成语英文 never heard of such a thing
成语法文 inouǐ(jamais entendu)
成语俄文 ничего подобного не слыхáть
成语日文 耳新しいことを聞く
成语组合  ABCA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闻:听到;未:没有。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奇特。




成语示例


今日见了紫菱姐姐飞来飞去,业已奇极;谁知还有海外这些异事,真是闻所未闻。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成语典故

听到以前从未听到过的事。多指事物、音讯新奇惊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陆贾)来,令我日闻所不闻。”南朝梁.萧纲《大法颂序》:“如金复冶,似玉更雕,闻所未闻,得未曾得。”《镜花缘》六○回:“今日见了紫菱姐姐飞来飞去,业已奇极;谁知还有海外这些异事,真是闻所未闻!”叶圣陶《倪焕之》二:“从英文读本里得知闻所未闻的故事。” 述宾 听到了以前没有听到过的事。语本《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后汉演义》:“班超如此大功,生虽封侯、死不予谥,那宦官郑众,居然得加封为剿乡候,真是有汉以来~了!”△多用于形容事物、音讯新奇惊人方面。 →见所未见 ?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家常便饭。也作“闻所不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处,地方:住~。哨~。场~。处~。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 姓。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所』

《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𠀤數上聲。 《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又處所。 《詩·鄭風》獻于公所。  又《商頌》及爾斯所。  又《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 《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又《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 《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又《召誥》王敬作所。  又語辭。 《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又誓辭。 《論語》予所否者。 《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又指物之辭。 《禮·檀弓》其高可隱也。 《註》謂高四尺所。 《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 《註》幾所,猶幾許也。 《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 《註》里所,猶里許也。  又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又叶襄里切,音徙。 《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未』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𠀤無沸切,音味。 《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 《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 《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 《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