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用彩画装饰。用彩画装饰的大梁和用锦绣包裹的柱子。形容建筑物的奢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原来这座酒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原来这座酒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悍。一箭双~。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浮~。玉~。~版。~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镌。~塑。~虫小技。 有彩绘装饰的:~弓。~鞍。~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 同“凋”。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姓。
用丝线等在绸和布上缀成花纹或文字:~字。~花。刺~。 绣成的物品:粤~。苏~。湘~。锦~山河。锦心~口(形容文思、词藻都优美、华丽)。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子。~石。顶梁~。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𠀤音貂。 《說文》鷻也。从隹周聲。 《玉篇》鷲也。能食草。 《禽經》雕以周之。 《埤雅》雕,似鹰而大,黑色,俗呼皁雕。一名𪆃,其飛丄薄雲漢。今大雕翱翔水上,扇魚令出,沸波攫而食之。一名沸河。 《史記·李廣傳》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又《荀子·議兵篇》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 《註》雕雕,章明之貌。 又《爾雅·釋器》玉謂之雕。 《又》雕謂之琢。 《孟子》必使玉人雕琢之。 《埤雅》雕之義,出於雕鶚之雕,雕性刻制故也。 又官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雕人。 又雕題,國名。 《禮·王制》雕題交阯。 《註》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靑涅之也。 又人名。 《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又姓。 《前漢·武帝功臣表》臧馬康侯雕延年。 又複姓。 《論語》子使漆雕開仕。 《集韻》或作鵰。
『梁』《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 《說文》水橋也。 《禮·月令》孟冬謹關梁。 《詩·大雅》造舟爲梁。 《爾雅·釋地》梁莫大于溴梁。 又石絕水爲梁。 《詩·衞風》在彼淇梁。 《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又魚梁,水堰也。堰水爲關空,承之以笱,以捕魚。梁之曲者曰罶。 《詩·齊風》敝笱在梁。 《小雅》胡逝我梁。 又《爾雅·釋地》隄謂之梁。 又屋脊柱曰棟,負棟曰梁。 《爾雅·釋宮》楣謂之梁。 又冠梁,冠上橫脊也。 《漢大官令》冠兩梁。 又陸梁。 《揚雄·甘泉賦》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 《註》陸梁,亂走貌。 又跳梁。 《莊子·逍遙遊》貍狌東西跳梁,中于機辟。 又彊梁。 《金人銘》彊梁者不得其死。 《後漢·禮儀志》神名,能食鬼。 又大梁,西方之宿。 《爾雅·釋天》大梁,昴也。 又州名。 《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 又國名。周平王封少子康于夏陽,是謂梁伯。 又大梁,地名。 《史記》魏惠王徙治大梁。 又山名。 《詩·大雅》奕奕梁山。 又呂梁,水名。 《莊子·達生篇》孔子觀于呂梁。 又都梁,香草名,澤蘭也。 《荆州記》都梁山下生蘭草,因以爲名。 又姓。 《廣韻》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周梁鱣,漢梁鴻。複姓,梁丘、梁由。
『柱』《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𠀤除上聲。 《說文》楹也。 《廣雅》楹謂之柱。 《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又底柱,山名。 《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又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 《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 《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又《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 《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又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 《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又《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𠀤音主。柱夫,草名。 《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又《集韻》《類篇》《韻會》𠀤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 《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又枝柱曰柱。 《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