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凉笠


   衫:单衣;笠:斗笠。比喻夏天的衣服和帽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īng shān liáng lì
成语简拼 qsll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衫:单衣;笠:斗笠。比喻夏天的衣服和帽子。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流光箭紧,正柳林蝉噪,荷沼香喷,轻衫凉笠。”


成语典故

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流光箭紧,正柳林蝉噪,荷沼香喷,轻衫凉笠。”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 黑色:~布。~线。~衫。~衣。 喻年轻:~年。~春。~工。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

上衣,单褂:长~。衬~。汗~。棉毛~。

温度低:~快。~爽。~意。~气。阴~。~丝丝。~亭。荒~。 喻灰心,失望:听到这消息,我~了半截。 中国西晋末年至北魏,各族统治者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五~(前、后、南、北、西)。

放一会儿,使温度降低:把开水~一~再喝。

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斗(dǒu )~。竹~。草~。 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盖。~覆。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衫』

《唐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𠀤音杉。 《篇海》小襦也。一曰單襦。 《釋名》衫,芟也,衫末無袖端也。 《束皙·近游賦》脅汗衫以當𤍠。  又衣之通稱。 《唐書·車服志》士人以枲紵襴衫爲上服,馬周請加襴袖褾襈,開骻者名缺骻衫。 《集韻》通作襂。

『凉』

《唐韻》《集韻》《韻會》𠀤呂張切,音良。 《正韻》涼,通作凉。 《韻會》薄寒爲凉。 《前漢·五行志》𡯎凉,冬殺也。 《註》師古曰:凉,薄也。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 《說文》薄也。 《左傳·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  又風名。 《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  又州名。 《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  又姓。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又與䣼同。 《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𠀤音亮。佐也。 《詩·大雅》涼彼武王。本亦作諒。 《韓詩》作亮。  又信也。 《詩·大雅》涼曰不可。

『笠』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入切,音力。 《篇海》簦、笠,以竹爲之。無柄曰笠,有柄曰簦。 《詩·小雅》何蓑何笠。 《傳》笠所以禦暑。 《左傳註》兵車無蓋,籩人執笠依轂而立,以禦寒暑,名曰笠轂。  又地名。 《左傳·哀十六年》越子伐吳,吳子禦之笠澤,夾水而陳。 《水經注》笠澤在吳南松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