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横、横
<形>
(1) 两样;有区别 [different]。如:二屋里(另住一处。比喻说话岔了道);二价(异议) (2) 不专一;不忠诚 [be double-minded;disloyal]。如:有二心;二四(放肆,胡作非为);二三(三心二意)
ㄦˋ
介于一和三之间的自然数。如:「一、二、三……。」大写作「贰」,阿拉伯数字作「2」。 二一四部首之一。
ㄦˋ
次序排第二的。 如:「第二名」。 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褭褭十三余,荳蔻梢头二月初。」 不专一的、两样的。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其子有二心,故废之。」 《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卫大经传》:「卓然高行,口无二言。」
ㄦˋ
改变。 《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传》:「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并比。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 《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 《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 《註》謂兼二職。 《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 《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 《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又巽二,風神名。 又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𠄠字上下畫均齊。上畫短者,乃古文上字也。今相仍上短下長作二字,非。貳。𠄞𠄠𠄟二。
切部: 而至切
『清代:段玉裁』
易曰。天一地二。惟初大始。道立於一。有一而後有二。元气初分。輕淸昜爲天。重濁侌爲地。
耦各本作偶。誤。今正。偶者、桐人也。凡云偶爾用之。耦者、二人竝耕之偁。故凡奇耦字用之。古書或不拘。許必從其朔也。大徐本無一字。非。耦一者、㒳其一也。㒳畫當均長。今人上短下長便是古文上字。三篆亦三畫均長。而至切。十五部。
"二" 为谜底的谜语
夫人何处去 (打一汉字)
【解释】 夫去掉人。
夫人差矣 (打一汉字)
【解释】 “夫人”差矣去掉“人”为“二”。
一往无前 (打一汉字)
【解释】 “一”前往“无”字的前面(“无”字前面是“一”横),合成“二”字。
元首 (打一汉字)
【解释】 元的首部是二。
猜一加一 (打一字)
天天不见人 (打一字)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