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ǐ     
注音:ㄌㄧˇ
部首:
总笔画:9

统一码:U+4FDA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26215

五笔86:WJFG

仓颉:OWG

规范编号:52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20442

CSS代码:\4FDA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rustic, vulgar, unpolished; mean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竖、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ㄌㄧˇ

民间的,通俗的:~俗(粗俗)。~语。~歌。~曲。


rustic, vulgar, unpolished; mean
bäuerlich, ländlich (Adj)​,vulgär, grob, unkultiviert
rustique,secour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人,里声。本义:聊赖) (2) 同本义,赖以生活或依靠的事物 [sth.to live for] 俚,聊也。——《说文》。按,聊者,赖也。 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汉书·李布栾布田叔传》 (3)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Li nationality]。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称,主要分布在今广东西南沿海及广西东南等地。少数移入桂西

词性变化


   

<形>

(1) 民间 [folk]。如:俚歌(民间的通俗歌谣);俚谚(民间流传通俗而富有意义的民间谚语);俚言(方言俗语);俚妇(民间妇女);俚谚(民间谚语) (2) 粗俗 [rustic;vulgar] 非鄙俚之言所能具。——左思《魏都赋》 (3) 又如:俚室(贫贱之家);俚人(粗俗之人);俚率(粗俗直率);俚浅(粗俗浅陋) (4) [代,方]∶他 [he] 俚是金大少格朋友呀。—— 清· 蘧园《负曝闲谈》 (5) 又如:俚乃(他);俚哚(他们)




國語辭典

ㄌㄧˇ

 

鄙俗。 《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赞曰》:「辨而不华,质而不俚。」 《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尟闻。」 通俗的、民间流行的。 如:「俚语」、「俚歌」。


ㄌㄧˇ

 

依托、聊赖。 《汉书·卷三七·季布等传·赞曰》:「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 颜师古注引晋灼曰:「此为其计划无所聊赖,至于自杀耳。」


ㄌㄧˇ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大陆地区广东省西南沿海及广西省东南等地。


《康熙字典》

【子集】
【子集中】
部首:
总笔画:9
部首笔画:2
部外笔画:7

《廣韻》良士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李。 《說文》俚,聊也。 《前漢·季布傳贊》其畫無俚之至耳。 《註》晉灼曰:計畫無所聊賴。  又鄙俗也。 《前漢·司馬遷傳贊》質而不俚。 《司馬貞曰》俚卽鄙也。  又野人歌曰俚。  又《博物志》交州夷名曰俚子。  又通作里。 《詩·大雅》云如何里。 《註》愛也。與俚同。


《说文解字》

【卷八】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良止切

聊也。从人里聲。

『清代:段玉裁』


賴也。
賴各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