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ān     
注音:ㄈㄢ
部首:
总笔画:18

统一码:U+65DB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8269

五笔86:YTTL

仓颉:YSOHW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26075

CSS代码:\65DB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a pennant, a banner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横 折 撇 撇 横 撇 点 撇 横 竖 撇 点 竖 折 横 竖 横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fān

<名>
同“幡”。长幅下垂的旗 [pennant;long,narrow flag]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國語辭典

ㄈㄢ

fān 

狭长而下垂的旗帜。 《说文解字·㫃部》:「旛,旛胡也。谓旗幅之下垂者。」 泛指旌旗。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康熙字典》

【卯集】
【卯集下】
部首:
总笔画:18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14

《廣韻》《集韻》《韻會》𠀤孚袁切,音番。 《說文》幅胡也。 《註》徐鉉曰:胡,幅之下垂者也。 《釋名》旛,幡也。其貌幡幡然也。 《玉篇》旌旗總名也。 《後漢·禮儀志》立靑旛。  又《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𠀤音煩。義同。


《说文解字》

【卷七】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孚袁切

幅胡也。从㫃番聲。


『宋代:徐鉉徐鍇』


臣鉉等曰:胡幅之下垂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