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 点 横 折 横 撇 横 竖 折 竖 点 点 点 点
<动>
(1) 房顶漏雨 [leak;let out]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漏天(如天泻漏);漏屋(漏雨的房屋) (2) 泄露;泄密 [let out;divulge a secret] 今为人主而漏其群臣之语。——《韩非子》 又如:漏师(泄漏军中的机密大事);漏语(泄漏机密);漏露(泄露);漏信(走漏消息) (3) 遗漏;疏忽 [leave out by mistake] 号为罔漏吞舟之鱼。——班固《汉书》 又如:漏刃(从刀下漏过);漏名(谓在贺新天子即位的册牒上的漏署姓名);漏略(遗漏疏忽);漏逸(遗漏阙失);漏迹(遗漏的痕迹);漏夺(漏脱) (4) 逃脱;逃避 [escape]。 如:漏网 (5) 诱骗;引诱 [inreigle;trap;lure] 因此特说些风话,漏你下手。——《水浒传》 (6) 遮,藏 [hide from;cover] 当初也无定无媒证,做的来藏头漏影。——元·佚名《鸳鸯被》
<形>
(1) 简陋 [simple and crude]。 如:漏屋(简陋的房屋);漏败(简陋破败)。漏星堂(比喻破屋) (2) 通“陋”。狭小 [narrow] 虽隐於穷阎漏屋。——《荀子·儒效》
ㄌㄡˋ
古代的一種計時器。 《說文解字·水部》:「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節。」 《紅樓夢·第五四回》:「或緊或慢,或如殘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 空孔、隙縫。 《淮南子·脩務》:「禹耳參漏,是謂大通。」 漢·高誘·注:「漏,穴也。」 常流膿水、不能收口的膿瘍。 如:「痔漏」。 《太平廣記·卷二六六·崔祕》:「醫療至經年,其鏃自出,其瘡成漏,終身不痊。」 姓。如明代有漏瑜。
ㄌㄡˋ
液體自縫中流出或滲入。 如:「漏雨」、「漏油」。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洩露。 如:「走漏消息」。 《左傳·僖公二年》:「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 晉·杜預·注:「傳言貂於此始擅貴寵,漏洩桓公軍事,為齊亂張本。」 遺忘、疏略。 如:「遺漏」。 《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彪約所製,無刑法篇;臧、蕭之書,又多漏略。」 逃避。 如:「漏稅」。 誘引。 《水滸傳·第八八回》:「原來番將不輸,特地耍賣個破綻,漏他來趕。」
ㄌㄡˋ
破爛、簡陋。 《荀子·儒效》:「雖隱於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道誠存也。」 宋·陸游 〈夢中作詩〉:「斷碑零落苔俱遍,漏壁微茫字半存。」
《唐韻》靈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郎豆切,𠀤音陋。滲漏也。 《說文》漏以銅壷受水,刻節畫,夜百刻。亦取漏下之義。 《周禮·夏官》挈壷氏,掌漏刻之官。 又泄也。 《左傳·僖四年》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 《疏》言漏洩師之密謀也。 又遺失也。 《荀子·脩身篇》易忘曰漏。 又《爾雅·釋宮》西北隅謂之屋漏。 《詩·大雅》尚不愧于屋漏。 《箋》漏,隱也。 又竅也。 《白虎通·聖人篇》禹耳三漏,是謂大通。 又穿也。 《淮南子·泰族訓》朱絃漏越。 《註》漏穿越琴瑟兩頭也。 又德澤下究也。 《前漢·吾丘壽王傳》天下漏泉。 《註》言潤澤下霑,如屋之漏。 又江名。 《水經注》楡水東逕漏江縣伏流山下,復出蝮口,謂之漏江。 又井名。漏井,所以受水潦者。見《周禮·地官·鄭註》。 又《正韻》盧侯切,音樓。 《禮·內則》馬黑脊而般臂漏。 《周禮》作螻。 《註》漏當爲螻。言如螻蛄臭也。
切部: 盧后切
『清代:段玉裁』
百節各本作百刻。今依韵會所據小徐本訂。晝夜以百節之。故爲刻者百。因
"漏" 为谜底的谜语
江西局部有雨 (打一字)
屋顶积有雨水 (打一字)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