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撇 点 折 点 横 折 折 点
<动>
(1) 装于瓮中 [put into jar] 好事者信之,没日至,或取以酿酒,或开禊泉茶馆,或瓮而卖及馈送有司。——清· 张岱《陶庵梦忆》 (2) 鼻不畅通 [snuffle]。如:瓮鼻(鼻腔不畅,发声多带鼻音) (3) 使声音变沉 [become dull] 野水吞人面,青山瓮马声。——《随园诗话》引春台《塞外》
ㄨㄥˋ
一种口小腹大,用以盛东西的器具。 汉·扬雄《方言·卷五》:「瓮,甖也。……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瓮,或谓之甖。」 宋·王安石〈赐也〉诗:「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者此身。」 《水浒传·第三三回》:「此计大妙,却似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貢切,翁去聲。 《說文》罌也。 《博雅》瓮,甁也。 《揚子·方言》趙魏之郊謂之瓮。 《抱朴子喩蔽卷》四瀆之濁,不方瓮水之淸。巨象之瘦,不同羔羊之肥。 《集韻》或作甕。
切部: 烏貢切
『清代:段玉裁』
罌者、?也。?者、小口罌也。然則瓮者、罌之大口者也。方言曰。甀、瓮、瓿甊、甖也。自關而西晉之舊都河汾之閒其大者謂之甀。其中者謂之瓿甊。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之瓮。或謂之甖。甖卽罌字。
烏貢切。九部。按小徐瓨下讀若翁三字當在此。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