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éi     
注音:ㄇㄟˊ
部首:
总笔画:15

繁体字:

统一码:U+9709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10757

五笔86:FTXU

仓颉:MBOWY

规范编号:51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8665

CSS代码:\9709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mildew, mold; moldy, mildewed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点 折 竖 点 点 点 点 撇 横 折 折 点 横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éi   ㄇㄟˊ

低等植物,真菌的一类,常寄生在食物和衣服的表面,呈细丝状,有分枝,没有叶绿素:~菌。白~。青~。 〔倒(dǎo)~〕遇事不利,遭遇不好。亦作“倒楣”。 食品、衣物等受了潮热长霉菌:发~。~烂。~变。~气。~豆腐。


mildew, mold; moldy, mildewed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méi

<动>
(形声。从雨,每声。本义:物因生菌而质变) 同本义 [be spoiled by mildew]。如:霉显(受潮霉烂);霉黑(物受潮湿而发霉变青黑);霉干菜(芥菜的茎叶,加香料盐渍,封在瓦器中,使发霉后晒干而成)

词性变化


  méi  

<名>

〈名〉 真菌;霉菌 [mold]生长在各种有机物质或生物体表面上的絮状物,特别当潮湿时或腐烂时。如:青霉;绿霉


  méi  

<形>

〈形〉 (1) 面垢黑 [dirty and black] 徾,中久雨青黑。——《说文》 颜徾黧以沮败兮。——《楚辞·刘向·九叹逢纷》 尧瘦臞,舜徾黑。——《淮南子·脩务》 (2) 又如:霉瘠(黑而瘦);霉黧(形容面垢黑)




國語辭典

ㄇㄟˊ

méi 

衣物、食品等因受湿热所生的霉菌,有时为灰黑色的小点。如:「发霉」、「长霉」 。


ㄇㄟˊ

méi 

发霉。 《红楼梦·第四○回》:「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疋,做一个帐子我挂,下剩的配上里子,做些夹背心给丫头们穿,白收著霉坏了。」


《康熙字典》

【戌集】
【戌集中】
部首:
总笔画:15
部首笔画:8
部外笔画:7

《正字通》莫裴切,音枚。項甌東曰:江南以三月爲迎梅雨,五月爲送梅雨。或言古語:黃梅時節家家雨。張蒙溪謂:梅當作霉,雨中暑氣也。霉雨善汙衣服,故又云霉涴,言其爲霉所壞也。按𡌨雅風土記皆作梅雨。霉,義與黴通。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𠀤音眉。 《說文》物中久雨靑黑。 《玉篇》面垢也。  又黴敗也。  又《廣雅》黑也。  又《楚辭·九歎》顏黴黧以沮敗。 《註》面黑也。 《淮南子·修務訓》神農憔悴,堯瘦𦡱,舜黴黑,禹胼胝。 《韓愈詩》念齒慰黴黧。  又《廣韻》《集韻》𠀤莫佩切,音妹。 《廣韻》點筆。  又《集韻》莫貝切,音昧。義同。



谜语

"霉" 为谜底的谜语

  1. 妈妈被雨淋了 (打一字)

  2. 踏雪寻梅 (打一字)

  3. 东海降雨 (打一字)

  4. 雨落大海不见水 (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