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目
字典
词典
成语
条目
字典
词典
成语


改名换姓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ǎi míng huàn xìng
成语注音 ㄍㄞˇ ㄇ一ㄥˊ ㄏㄨㄢˋ ㄒ一ㄥˋ
成语简拼 gmh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改名換姓
成语英文 change one's name and surnam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成语示例


曲波《林海雪原》:“把所有的人混进各大小城市,改名换姓,打入共产党的各要害部门。”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朱熹《答孙敬甫》:“不必如此隐讳遮藏,改名换姓,欲以欺人,而人不可欺。”


成语典故

改换原来的姓名。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宋 朱熹《答孙敬甫》之四:“不必如此隐讳遮藏,改名换姓,欲以欺人,而人不可欺,徒以自欺而陷于不诚之域也。”亦作“改名易姓”、“改姓更名”。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三:“其后往往私创庵院,滥将无籍之徒收充,亦有逃军囚匠改名易姓,削发顶冠,人莫之识。”明无名氏《闹铜台》楔子:“则今日辞别尊兄疾去忙,改姓更名离水乡。” 并列 把原来的名和姓都改换了。语出宋·朱熹《答孙敬甫》之四:“不必如此隐讳遮藏,改名换姓,欲以欺人,而人不可欺,徒以自欺而陷于不诚之域也。”曲波《林海雪原》31回:“按侯殿坤的意思,是要全部放下武器,把所有的人混进各大小城市~,打入共产党的各要害部门——铁路、矿山、工厂、军队,进行秘密活动。”△贬义。用于描写隐瞒原来的身份。?坐不改名,行不改姓。也作“改名易姓”、“改姓更名”、“更姓改名”、“更名改姓”、“变名改姓”、“变名易姓”。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改』

变更,更换:~变。更(gēng )~。~革。~造。~善。~弦更张。朝令夕~。~编。~写。纂~。 姓。

『名』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 叫出,说出:不可~状。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 占有:不~一文。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换』

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对~。~工。~文。兑~。 更改,变:变~。更(gēng )~。~马(喻撤换担负某项职务的人,含贬义)。~样。~气。~言之(换句话说)。

『姓』

表明家族的字:~氏。~名。贵~(询问对方姓氏的敬辞)。 平民:万~。老百~。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改』

《唐韻》古亥切《集韻》《韻會》已亥切《正韻》居亥切,𠀤音輆。 《說文》更也。 《註》李陽冰曰:已有過,攴之卽𢻰。 《五經文字》𢻰从戊己之已。 《易·益卦》有過則改。  又《井卦》改邑不改井。  又姓。 《廣韻》秦有大夫攺產。  又《韻補》叶荀起切。 《張衡·思𤣥賦》私湛憂而深懷兮,思繽紛而不理。願竭力以守誼兮,雖貧窮而不改。 《說文》从攴作𢻰。攺、𢻰。

『名』

《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𠀤音詺。 《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玉篇》號也。 《廣韻》名字也。 《春秋·說題》名,成也。 《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又自呼名也。 《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又呼人之名也。 《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  又名譽也。 《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又《春秋·說題》名,大也。 《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 《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  又名號也。 《儀禮·士昏禮》請問名。 《疏》問名,問姓氏也。名有二種,一是名字之名,一是名號之名。孔安國註尚書,以舜爲名。鄭君目錄,以曾子爲姓名,亦據子爲名,皆是名號爲名者也。今以姓氏爲名,亦名號之類。 《周語》有不貢,則修名。 《註》名謂尊𤰞職貢之名號。  又號令也。 《周語》言以信名。 《註》信,審也。名,號令也。  又文字也。 《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于方。 《註》名書,文也,今謂之字。 《疏》名者,卽今之文字也。 《周禮·秋官·大行人》諭書名。 《註》書名,書之字也,古曰名。  又《春秋·解題》名,功也。 《周語》勤百姓以爲己名。 《註》功也。  又《釋名》名,明也,明實事使分明也。  又《爾雅·釋訓》目上爲名。 《註》眉眼之閒。 《說文》引《詩·齊風》作猗嗟䫤兮。  又姓。 《廣韻》左傳楚大夫彭名之後,唐名初撰公侯政術十卷。  又與命通。 《史記·天官書》免七命。 《註》免星有七名。  又《張耳傳》亾命遊外黃。 《註》脫名逃籍也。  又《集韻》忙經切,音冥。與銘同。志也。詳金部銘字註。  又《集韻》彌正切,洺去聲。與詺同。目諸物也。詳言部詺字註。  又叶彌延切,音綿。 《道藏歌》𤣥挺自嘉會,金書東華名。賢安密所戒,相期陽洛汧。  又叶莫陽切,音𨦵。 《韓愈·曹成王𥓓辭》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載,以有成王。  又叶必仞切,音儐。 《張華鮑元泰誄》烈考中丞,妙世顯名。峩峩先生,誕資英俊。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正切,音性。 《說文》人所生也。 《左傳·隱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  又孫謂之子姓。 《詩·周南》振振公姓。 《楚語》率其子姓,從其時享。  又晐姓,備庶媵也。 《吳語》一介嫡女願執箕箒,以晐姓于王宮。  又百姓,民庶也。 《書·堯典》平章百姓。  又百官族姓。 《酒誥》越百姓里居。  又生子曰姓。 《左傳·昭四年》庚宗之婦人,獻以雉。問其姓,對曰:余子長矣,能奉雉而從我矣。  又姓。 《前漢·食貨志》臨葘人姓偉,貲五千萬。 《註》姓,姓也。偉,其名。  又推律定姓。京房本姓李,推律定姓爲京氏。  又筮易得姓,陸羽不知所生,自筮得蹇之漸,乃姓陸,名羽,字鴻漸。  又《集韻》師庚切,音生。人名。 《春秋·哀四年》蔡殺其大夫公孫姓。  又叶桑經切,音星。 《詩·唐風》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叶上菁。 《鄭曉曰》姓,字从女生。上古八大姓,姜姬嬀姒嬴姞姚妘,皆从女。𠇷,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