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置高阁


   同“束之高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ù zhì gāo gé
成语注音 ㄕㄨˋ ㄓˋ ㄍㄠ ㄍㄜˊ
成语简拼 szgg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束置高閣
成语英文 put on the shelf
成语俄文 класть под сукно
成语结构  补充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同“束之高阁”。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置高阁,视如糟粕。”


成语典故

同“束之高阁”。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置高阁,视如糟粕。” 见“束之高阁”。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视如糟粕。”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事情的结末:收~。结~。 姓。

放,摆,搁:安~。布~。~放。~身。位~。~信。~评。~疑。~辩。推心~腹。~若罔闻。~之度外。 设立,设备:装~。设~。 购买:添~。~办。~备。~买。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高度:他身~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级。~考。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 声音响亮:引吭~歌。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 姓。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滕王~。~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 特指女子的卧房:闺~。出~(出嫁)。 小木头房子:~子。~楼。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简称“阁”)。组~。入~。 古同“搁”,停止。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束』

《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𠀤音㑛。 《說文》縛也。徐曰:束薪也。 《詩·周南》白茅純束。  又五疋爲束。 《禮·雜記》納幣一束。  又五十矢爲束。 《詩·周頌》束矢其搜。  又脯十脡曰束。 《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  又姓。 《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改爲束。  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𠀤音戍。約也。 《周禮·司約註》言語之約束。約音要。 《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又叶所律切,音率。 《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爲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从木从口,與朿別。

『置』

《廣韻》陟吏切《集韻》《韻會》竹吏切《正韻》知意切,𠀤音智。 《說文》赦也。 《註》徐鍇曰:从直,與罷同意。置之則去之也。  又《玉篇》立也。 《廣韻》設也。 《書·說命》王置諸其左右。 《周禮·天官·大宰》三曰廢置,以馭其吏。 《註》退其不能者,舉賢而置之祿。 《前漢·周勃傳》不知置辭。 《註》師古曰:置,立也。  又《玉篇》安置也。  又《廣雅》郵置,關驛也。 《前漢·曹參傳》取狐父祁善置。 《註》師古曰:置,若今之驛也。  又《集韻》直吏切,音㯰。樹也。周禮,凡試廬事,置而搖之。

『高』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𠀤音羔。 《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 《易·繫辭》𤰞高以𨻰,貴賤位矣。 《註》高謂天體也。 《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又《集韻》《韻會》𠀤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 《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 《釋文》高,古報反。  又如字。  又叶居侯切,音鉤。 《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又叶居何切。 《蘇黃門·嚴顏𥓓》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 《韻會》俗作髙。